季魁已于马背跃起,青龙偃月刀高高举起,凌空劈下。
“先劈了你这阉狗,再灭公输,四海八方,唯我敢当!”
气势如虹,斩向刘公公。
平心而论刘公公并不完全算是高公公同党,只不过同为宦臣就难免被视为一丘之貉。
季魁与刘公公也少有交集,更谈不上有任何的个人恩怨,如果换作另外一种场景,或许他还能勉强接受这道圣旨。
“……贪赃枉法假造银钱,扰乱军纪配饷。滥用军权,屠戮同袍……”
这些罪名虽然条条都是死罪,但季魁不怕对薄公堂。
唯有:
“元帅之职由高长剑暂理。”
他不能接受。
“高长剑”是谁他从未听说,只是当他听见这个名字的时候心中没来由的一阵悸动,一阵绞痛。
或许就是季胜的灵魂在向父亲示警吧:
他就是斩落孩儿头颅的凶手!
季魁当然不会把纪军交到这样的人手里。
此情此境他任何的分辨都是抗旨,那就抗旨吧
争取绝境逢生,绝不任人宰割!
刘公公早就知道此次出京宣旨是件棘手的事情,作为纪王的亲信宦臣他尽量避免和高公公走到一起去。
奈何纪王无能,任由高公公把持朝政。
而特殊的身份终究让他被归为高公公同类:
阉党。
这一点难以辩驳。
相比起高公公,他其实更偏向于季魁。
他内心的想法是:
尽量让季魁活着回到纪京去,把“假银钱”事件查个水落石出。
这可是件大事情。
不管最终的结果是谁的问题,他都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的权利。
如果能够借此扳倒高公公那他就是纪国第一。
但“岱严关”的丢失让他改变了主意。
因为“岱严关”的丢失让季魁彻底失去了与高公公对抗的本钱。
数十万重兵把守的“天下第一雄关”却被几百几千敌人轻易的夺了去,闹出这等笑话的人绝不可能得到纪方的支持。
如果这个人曾经还是“无敌战神”那就更不可饶恕。
没办法如果场上选手实力太过悬殊,裁判也会偏心的。
刘公公不是裁判,他更要为自己的利益偏心。
“元帅之职由高长剑暂理。”
是他无奈的选择。
纪王的圣旨在继任者这一栏原本就是空白。
如果他有能力匹敌高公公,他完全可以报上龙二的名字。
总之,不能是真空。
权力的真空会造成更大的混乱,真空的环境无人能够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