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让海鹞战船过得去。
“五堡礁”在“棱礁”东北偏北五十度的位置,二者间距仅有四十九米,比渔夫估计的五十多米还要窄。如果不是渔夫估计有误,便是受到潮汐水位的影响,水位高低不同礁石在水面露出的距离也不一样。
一两米的距离对于大海而言,根本就不是度量单位。但对于要在礁石间穿行的蓝星号而言,半尺的距离就可以把它卡死。
何况“五堡礁”还比较大。
“五堡礁”近似于五边形,高高耸立仿佛个五边形的城堡而得名。东西长六十七米,南北宽五十五米,最高处超过十米。
所以蓝星号必须得先向西拉出百米空间,然后再掉头东南,以五十度的角度插入
“棱礁”和“五堡礁”间的狭缝。尽管这两座礁石之间有四十九米宽,而“蓝星号”的宽度是四十二米,理论上两边还有三米多的空余。
可前边还有座“朵礁”呢,“蓝星号”不可能完全顺着狭缝行进,它还得左转。
紧贴着“五堡礁”礁石的棱角左转,以避开右前方的“朵礁”。
“朵礁”的外形就像椭圆的云朵飘在海面上七八米高的地方,云朵的直径有六十余米。
不过它可不像云朵那样蓬松柔软,经过海浪千百万年无数次地拍打和冲刷,仍然屹立的礁石又怎么可能蓬松柔软。
竹山翠已经听见“蓝星号”的右舷在“朵礁”的岩石上摩擦“咯吱,咯吱”的磨牙声令牙龈都得慌。
而左舷也在被“五堡礁”的棱角切割“呼哧,呼哧”那是用锯子锯木头的声音。
让竹山翠不能理解的是在如此狭窄的缝隙里,“蓝星号”竟然还能前进。
尽管速度很慢,可就是在前进。
划桨肯定不行,船舷都贴在礁石上了,船桨根本就伸不出来。即使有些位置能伸出几支船桨,顶多也就是两三米而已,会因距离礁石太近,没有入水的角度。
其实这也一直是困扰船长浦广和渔夫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