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潇道:“感谢社长给我这个机会,我也一直在努力设计人物场景,以求写的更好。”
韦应梧道:“你一定很奇怪,你交上来的稿子已经将近二十章,为什么社刊里才连载了三章。”
余潇尴尬地笑了一声:“是有一点,不过社里这么安排一定有社里的道理。”
韦应梧道:“你的开头已经比你的初稿好了许多,简单明了,人物场景都写的不错。”
他顿了顿又道:“赵茜也说你这书名《一曲长歌入天门》很文艺,不像什么刀啊,剑啊,侠啊等通俗的名字。她还说你文笔不俗,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山水画,短短一句话也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余潇道:“谢谢社长和部长的夸赞。”
但他也深知社长不会专门让他过来只是为了夸他一顿。
“但是”韦应梧果然话锋一转:“你的有些地方伏笔处理的不够圆滑,人物的出场又相对简单粗暴,没有悬念。”
他指了指社刊上的文字,道:“第二章转接的还行,就是童年的描写有些冗杂,可以简短一点。不过这些既然已经发了,就代表经过社里的同意,我就不再说什么了。但第四章你开始说主角去了天山,然后开始描写天山的生活;这里的问题在于,这是个武侠,虽然主角是第一视角,但是你不能好像过日子一样,按部就班的写下去。”
余潇点了点头:“我确实应该插些伏笔,将剧情再设计的圆润一些。”
韦应梧道:“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也是老生常谈了,就是你的节奏。”
余潇道:“节奏还很慢吗?我已经尽力加快了。”
韦应梧道:“我理解你从前看的都是金庸古龙的书,他们往往会为一件事情铺垫很多事情,不过现在人的节奏很快,如果你一开始没有写出激烈的矛盾,那么就无法吸引别人再读下去。如果一个场景没有冲突,就会让人看得兴味索然,每一个场景都必须要有某种形式的冲突。”
他接着说:“冲突主要体现在三点:与他人的冲突、与世界的冲突和与自我的冲突。”
余潇道:“社长,可是我有写主角下山回家解决感情的问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