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复杂的调研

公诉先锋 乌衣 1644 字 12个月前

三个村民组中,普通村民组最不配合,大部分人第一件事就是想要贫困户指标和贷款,带队的陈捷问的头痛,当问到是否需要帮助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时,这些村民倒也是来者不拒。

而张睿明负责的是贫困户组,他这边调查对象还比较配合,对扶贫组的问题,基本上有问必答。

结果还真和张睿明昨晚预计的差不多,每个贫困村都有自己贫苦的最大缘由,兆林村最大的困境是水。兆林村的村民提到今年的情况:上半年水患,下半年又缺水,因为这些,“农田还得减产50%”,这些村民讲到这里,就像在讲一件最不起眼的事一样稀疏平常,包括谈到水利问题,吃水困难在现在,仍然如同灰蒙蒙的天空一样,笼罩住整个村落。在问到去年扶贫组为什么没解决吃水问题时,村民说兆林村经过去年的扶贫计划,就将治水方案上报上去了,计划建水渠来改变这种情况,但这么久了迟迟没有任何进展。

张睿明问问一位老人:“那现在你们饮用水问题怎么办?”

“有钱的去男县县城买,80元,只能买十立方,太贵了,来回运也麻烦,我们没钱的吃不起。”

张睿明又问:“那怎么办?难道你们不喝水了吗?村里没井水吗?”

老人麻木说道:“有井水,山上有几口井,但是那边水源有问题,一吃井水就浑身瘫倒,行动不得。”

张睿明问:“为什么?”

老人答:“不知道,水质的问题吧,后来我们从山上挖了一个水凹凹,缓解了部分上半年雨季用水的问题,但是下半年旱季,水还是很难,实在不行,就只有吃那井水,吃了在家里要瘫几天,去年有几个老人就这样瘫死了。”

老人说这话时,神情非常平静,仿佛说一件无足挂齿的平常小事一般,仿佛说的是别人的事一般,脸上全是麻木,让张睿明想起一种同样麻木的动物羊。

听到这,张睿明心里挺沉重,这场景触及了他心里最痛苦的一个角落,让他想起去年办理的南江集团案,同样因为重金属污染,王援朝的骨痛症,他女儿的尿毒症,还有三河镇的难以计数的穷苦村民,这地狱般的场景难道在这里又重新出现了?

最基本的生存资源,水都如此难求,何况其他?

…………

问完自己负责的贫苦村民,张睿明这一组接近调研工作的尾声,扶贫组同村民共同讨论最想解决本村哪个问题的环节,当大家指出更想解决水治问题,也就是之前

那位老人反映过的问题时,村长跳了出来,表示水治问题已经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