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和我一同去做村里工作吧,你先把你压箱底的技术和计划拿出来,做出一本像样点的计划书,我拿着去村民大会上,替你说两句,村委会那边,应该问题不大。”
“好,张检,你可是我的贵人啊,本来我都当心我这小养殖社,今年都挺不过去了,结果,你这次可真是救了我啊。”
“你好好准备吧,我可不是白来的,我还指望你帮村里几十号人脱贫呢,你到时可得当好经理啊!”
…………
搞定自己手头的事,张睿明挥手让千恩万谢的周南先回去,他回头往村委会走,之前改制周南土鸡养殖社的事,还只是稍微透了风,现在还的再去好好调研一下。
经过村口小学时,张睿明被一阵银铃般的笑声所吸引了,他迟疑了一下,停下脚步,走近这个猪圈改成的“小学”。
不身临其境,很难想象这座可能是整个南州省最简陋的小学到底有多寒酸,这小学的校舍本就是一个老旧的猪圈改成,在四面透风的土砖上盖上几大块石棉瓦,在用报纸堵上一些大风眼,一块边缘残破的黑板斜靠墙摆在地上,这就是教室了。
而更触目惊心的是,这13个孩子一直只有一名前年招进来的特岗老师,这名叫陈雪的老师,自己也才刚毕业两年,年纪才23岁,在张睿明他们眼里,也还只是个刚踏入社会的“孩子”。
虽然这个“兆林中心小学”只有小雪她一个人,但她每天都没含糊,备课,做教案,批作业,搞考试,体育课、音乐课,按县教委的要求,一样不少。甚至连升旗都坚持了下来,张睿明刚来的第二天,就有幸见识了全省最简陋也最感人的一次升旗。
那天早上,还下着连绵的小雨,张睿明当时还不知道这个简陋的猪圈是一所学校,正站在门口,早起,准备伸个懒腰散散步,却看到一个姑娘领着一排十几个孩子正神情肃穆的面对一根光秃秃的旗杆站着,张睿明当时觉得奇怪,就准备上前询问,却突然看到一个半大的孩子扛着一面红旗,从路口一步一步,认真的踢着不标准的正步走来。
等走进一点,这半大孩子肩上扛着的“红旗”有点奇怪,显得非常粗糙,连线缝都不太直,仔细一看,那红旗竟就是在一块大红布上,用金线手工缝上几颗星星,而那个半大的孩子,穿着一件明显大几个尺码的85式旧军装,不知道是他家里哪个大人给他的,但他脸上神情却不逊于天安门国旗班的战士。
即使只是在这样简陋的小水泥坪上,他全神贯注,如同真正在万人的大广场上,他一步一步,因为年纪小,力气不够,他的正步踢得有点歪歪扭扭,可张睿明看的出他一张小脸都板的通红,脸上的肌肉纠成小小的几条褶皱,他是一名真正的国旗手!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随着,“国旗手”把手里的红旗绑在旗杆上,红旗渐渐升起,那姑娘带着那十几个孩子,用自己的声音,唱出了国歌,在这个南州省最穷苦的乡村小学,升起了一面国旗。
张睿明眼眶一热,当即就立正站直,陪同这些兆林村的孩子们升旗。
那次升旗,成为他最难忘的一次升旗仪式。
张睿明后来去这小学去了几次,每次都感到震惊和感动,但他总隐隐觉得一种难以言说的沉重感,这里孩子和那位小雪老师都过的太苦、太沉重了,张睿明几乎没看过她们笑过,
但现在,却听到里面传来一阵阵笑声,有谁来了么?
再走进一点,音乐的旋律传到张睿明的耳朵里,有人正用手机放歌呢,而且仔细一听,放的好像还不是什么儿歌,旋律颇为动感,张睿明仔细听歌词,好像居然唱的是什么……
“小鸡小鸡小鸡小鸡小鸡小鸡咕咕day
母鸡母鸡母鸡母鸡母鸡母鸡咕咕day
公鸡公鸡公鸡公鸡喔喔喔喔喔
母鸡母鸡母鸡母鸡母鸡母鸡咕咕day……”
这不是那个什么叫《小鸡小鸡》的网络歌曲吗?张睿明曾经陪女儿萱萱听过太多洗脑歌,没想到居然在乡村里又与这口水歌不期而遇了。
没想到这小雪老师还挺有趣?
张睿明童心骤起,他走到旁边,悄悄蹲在教室四处透风的围墙旁边,从老猪圈的缝隙中往教室里面望去,正看到十多个学生正随着这首《小鸡小鸡》手舞足蹈跳着韵律操,而最前面领舞的女孩居然是……
张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