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中华地区某报社的记者朋友,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虽然他的普通话不是很标准,却也让身旁的同行们听得七七八八。
“英雄所见略同啊,朋友,你是哪家报社的,第一次来吧,之前怎么没见过你?”
一通充满中国味道的打招呼用语,让谢谢大中华地区的记者,彻底石更了。
国父!这帮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竟然能听得懂我说的中文?
我敬爱的国父啊!英国人学习汉语言的热情,竟如这般高涨吗?
在几家官方媒体采访克洛普和马赛主教练的档口,这名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记者看到了身旁这些同行的证件:
除了记者证、诺茨郡俱乐部基地访客证之外,竟然还有一本包含了“汉语听说读写能力水平认证书”的小本子。
“嚯,摸起来还挺厚实!”
大红色的外壳,烫金的正楷字,还特意做了加粗处理,最下头的证件颁发机构,赫然是诺丁汉大学、诺茨郡俱乐部联合汉语教学中心。
翻到内里就会发现,这本小册子记录了一名学习者,在诺茨郡俱乐部教育中心学习的经历,包括他们的历次考试成绩,参课记录,当时的授课老师和助教又是谁,总之事无巨细。
“蒋,有了这个东西,出入诺茨郡俱乐部基地,可比这记者证好用。”
身旁的英格兰记者小心翼翼地捧回了属于自己的汉语能力认证书,一脸的骄傲。
这让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蒋姓记者产生了一丝怀疑,以及深深的迷惑:
“我和他们比起来,到底谁才是真正的中国人?”
为什么这帮英格兰记者会如此重视诺茨郡俱乐部颁发的汉语学习证书呢?
哦,不对,还有一些其他国家媒体的记者呢,什么肤色的都有。
原因无他:
第一,有了这东西,进出诺茨郡俱乐部基地更加方便了。
第二,这上面的每一条学习记录、每一串数字,全都是他们努力博来的。
起初,他们还觉得这是诺茨郡俱乐部逼迫他们学习中文的套路,但为了自己的职位和薪水,只能硬着头皮上,内心多少还是有些抗拒的。
可后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