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龙两个字在哪里最响?那必然是最先叫起这个名号的龙德看守所。
这招专业渠道对口的招聘会是越开越大。
一个星期后,就开始不断有过路的运输车司机往这片路口停车。
你问为什么?
一溜崭新的大棚子,整夜吆五喝六的饭局子,灯火通明的场子里厨子,服务员一应俱全。
敢情,人都把这儿当摆在路边的夜市摊子了。
这状况一出,“梦想家”立刻找李全才又开了个会。
俗话说的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场面越摆越大迟早要惹祸的。
扒拉着手指头算起来,这些日子手下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至少也聚起了小五十来口子,是时候进行下一步。
有了人口就该找窝了,按照“梦想家”专业术语,这叫种田流。
从一个基地开始,循环运作良性发展,迟早能造就一座城市!
依旧是雷劈电打的行动力,在装模作样的考察了几个项目之后,“梦想家”果断选择了开间修车厂。
理由是,修车厂有独立的空间,适合群聚,而且修车不用太高的文化,只要肯学肯吃亏就能学会技术,最重要的是电视剧里都是这么演的。
李全才一个出名的混混拆二代,手头不缺钱。
而且李全才是直接跟在卓霖身边的,能跟在李全才身边才只隔了一个大哥就能摸着疯龙卓霖的边,这简直就是上位的捷径。
以李全才从不浪费装bi机会的习性,“星海艺术学院”附近那帮无事可做,只会花钱闯祸的年轻人早被他收到了麾下,给一群有钱的闯祸精装上一部天马行空的大脑,再加上一帮以看守所为家的不入流混混,奇迹就这样顺其自然的诞生了。
从选址到请专业师傅到场授课培训,再到正式开业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能这么快搞定一是靠“梦想家”非凡的脑回路,二是靠那群年轻拆二代们凑起来的雄厚资金池。
“为了尽快成气候,专业师傅们通通高薪聘用,收来的小兄弟们可以边学边干,但只有一条,绝对不许擅自离开修车厂附近一公里的范围,有事必须请假,不然就直接开除永不录用。”
这是“梦想家”定下的近期发展思路。
专业师傅为修车厂打底。
有稳定的生活环境,哪怕就是混日子,也没人原意离开修车厂再回看守所,更何况这是跟在岛上有名的疯龙手下混日子。
开张后的第一个月里,修车厂做的有声有色。
李全才白天在卓霖身边跟班,晚上就到修长跟“梦想家”一起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一起给不断充
实的队伍上洗脑课程。
既不同于一般老大收小弟般粗放的画大饼式,也不是看守所里死硬的重新做人式,而是两者结合兼取其优式。
不要求你多大的智慧,不要求你必须拼命,必须忠诚。
你可以来,也可以走。
但别忘了,是疯龙大哥给了大家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充实的过好每一天就是抓紧了这个机会,抓住了这个机会就是完成了做小弟该做的事。
疯龙大哥能给你的不只是风光,还能给你未来!
在淘汰了一大批无药可救,给脸不要脸的劣等小弟之后,修车厂的核心宗旨终于出台了。
于此同时,“梦想家”所谓的良性循环也真的运作了起来。
走的人有,可慕名前来投奔的人更多。
“梦想家”和李全才进行了第三次划时代的重要会议。
会议讨论的核心问题依然是发展。
最终会议制定出了能迅速解决修车厂发展瓶颈的方案,采用内部股份制形势,进行首轮融资,进一步扩大规模。
对此李全才提出过异议,明明已经收过一次钱了,为什么这第二次变成首次?
“梦想家”的回复是,上次进行的太仓促,没来得及筹划,所以就当是自愿捐献,这次咱们请几个会计师之类的专业人士,给咱们筹划着点,其实这些都是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咱们得保护大哥
的利益不是,所以这次首轮融资,先就要划出大哥的干股,剩下的再当股份卖出去。
在李全才那儿,千万个理由都比不上一句“为了大哥”。
“梦想家”算是抓住了李全才的软肋,只有两个人的讨论,顺利以全票通过。
这里依旧要提到执行力,上有疯龙的名头罩着,中间有一大群除了钱什么都没有拆二代顶着,下面有“梦想家”那颗脑袋垫着。
只用了一周时间,采用最粗暴的砸钱与最有技巧的要挟相结合的方式,李全才与“梦想家”收购了多家现成的汽修厂,经过注册的“龙飞汽修公司某某专营店”就在龙德市里遍地开花似冒了出来。
那些已经第二次被洗劫了腰包的拆二代们终于看到了收获。
他们被派了出去当起了分店的店长。
出于私心,李全才还把白子琪与宋乐乐也都拉了过来帮忙管理。
“梦想家”把什么都想到了,可他忘了自己说的话。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龙飞汽修公司”大量召集收聘有服刑经历人员的事,终于被警方注意到了。
但是“梦想家”时常挂在口边的制度化、正规化管理在这时发挥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