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大明的愤怒

明末混球 流光飞舞 2063 字 11个月前

皇太极登基对于满洲而言是巨大的动力,对于崇祯而言却是可怕的压力。整个北京已经变成了沸腾的火山口,愤怒的民众成千上万涌到上街头,神情狂暴,高呼“开战”。此时的中国民众还不是两百年后被漫长的奴才生涯阉割得彻彻底底,对外界一切事物早已麻木的、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挂在嘴边的东亚病夫,大明开国之初的勇武雄烈犹未散尽,汉唐的骄傲在他们的血管里犹可寻见,那些大人物怎么想的不知道,反正普通老百姓大多都知道,有国才有家,大明的荣耀让他们每一个人都自豪万分,大明的耻辱让每一个人都感同身受,他们的自尊心都是相当强烈的。现在皇太极逆天称帝,已经踩到整个国家的底线了,整个国家都愤怒了!军队

同样反应强烈,关宁军第一个上书朝廷,请求立即出兵攻打沈阳,用鲜血洗雪耻辱!昌平军不甘落后,同样上书请战,随后浙江、江苏、江西、甘肃等省的巡抚也纷纷上书,要带兵北上,灭了建奴!兵部一众武将更是嗷嗷叫着,自告奋勇,主动请缨,可以说,整个大明都愤怒了!

暴怒之下,这个老迈的帝国迸发出令人胆颤的能量,以至于躲在暗处操纵着这一切的幕后黑手们都暗暗心惊。

应该说,此时的崇祯依然保持冷静,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多次否决了群臣立即开战的提议————即便类似的奏折铺天盖地的飞过来,他也硬撑着,说不点头就不点头。他最信任的大将现在生死未卜,再加上现在又是天寒地冻,贸然开战风险实在太大了!现在的崇祯已经不再是刚登基的时候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被群臣耍得团团转,连抄魏忠贤家抄出来的财物都收不上来的愣头青了,这么多年的痛苦磨砺早已粉碎了他的天真幻想,让他清醒的意识到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权力与权力之间的斗争是何其的惨烈,一步走错就可能再也没有翻身的余地了。现在形势对大明有利,跟建奴继续耗着就是了,等卢象升摆平了蒙古人,等杨梦龙康复了,还怕收拾不了那帮建奴?何必去冒这个险呢?然而不管他怎么解释,群臣都不理解他的苦衷,他们就咬定一条: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皇帝,必须尽快灭掉建奴,如

果你连这点担当都没有,我们干脆去向那个酋长俯首称臣好了!其中数那些言官和太学生闹得凶,尤其是太学院的学生,堵在大明门外高呼开战,这帮爷打不得骂不得,更劝不走,着实让京营的士兵伤透了脑筋。而民间也逐渐的风言冷语传来:“皇上只是冠军侯的木偶,一直以来冠军侯说什么就是什么,皇上除了盖章用印之外什么都不会!现在冠军侯遇刺了,皇上连跟建奴打仗的勇气都没有了…嘿嘿,冠军侯伤重不治还好,万一真的康复了,将来这大明江山是姓杨还是姓朱,都难说得很!”

不用说,这些怪话一字不漏的传到了崇祯耳里,令他勃然大怒。他是对杨梦龙很依赖没错,但是说他只是杨梦龙的应声虫也太过份了!愤怒之余,他也开始担心,杨梦龙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现在君臣关系融洽,一切都还好说,将来呢?太子真的能够驾驭这头桀骜不驯的雄狮吗?就算能够驾驭,长此以往也是不妥,只怕不出二十年,全天下都只知有杨,不知有朱了吧?他本来就是一个多疑的人,只是这几年杨梦龙和卢象升干得实在太出色了,很多事情根本就用不着他操心,所以没有弄出什么乱子来,现在遭遇大明建国以来未曾有过的巨变,风云变幻之下,他的疑心病一下子就发作了,开始疑神疑鬼,寝食不安,甚至几次梦到杨梦龙率领无数甲士闯入宫廷,像杀鸡一样将他一家尽数杀死,文武百官匍匐在他的战靴之下,山呼万岁…这个恶梦来得实在太恐怖了,将他从熟睡中惊醒,浑身都是冷汗,在黑夜中

惊恐的瞪着眼睛直喘粗气。

皇后被惊醒了,柔声问:“皇上,怎么了?”

崇祯微微喘息着,说:“没,没什么,做了个恶梦而已。”

皇后问:“跟建奴有关?”

崇祯说:“嗯。”

皇后用袖子替他擦着额头的冷汗,说:“皇上你也别太过担心了,建奴逆天称帝,看似猖狂,实则自寻死路。且先让他们猖狂一阵子,待冠军侯伤愈,新军一出,他们的末日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