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285

复婚交响曲 晓芳格格 1280 字 12个月前

薛德珠心里想:

“我一定要让你们娘几个住上有洗澡间的房子。”

原来,他并没有想到这一层。

现在住的这一片平房区域,是早期的职工住宅,带有明显的苏联建筑风格,是长春建国初期住宅建筑的典范。

早期的职工住宅建筑质量较高,整体为砖木结构。

歇山坡屋顶,平立面造型简洁,虽受到苏联建筑风格的影响,但整体建筑表现出中国传统特色的造型。

特别是窗口的水泥窗隔与门口有垂花门的造型装饰,极具民族特色。

职工住宅每户都有上下水、卫生间、厨房等设施,在前些年的长春来讲,居住条件是相当舒适的。

前段日子岳父岳母家里的平房动迁,要住楼房了。

两个儿子听后,敲打盆碗,高兴了好一阵子。

虽然动迁后人均只能分配12平米,我们家4口人总共只能分48平米。

而这四口人里,还有其中自己的两个儿子户口。

也就是原先的面积再大也没用。

而接下来,薛德珠和万慧来的单位,都相继开始出台分配福利房屋的文件。

以每平米几百元的价格出售单位的房屋。

虽然属于内部房子,但是根据自己家里的经济情况,薛德珠根本无力负担这几万元的房款。好在单位里大家经济条件差不多,所以房屋一直未能分完。

薛德珠在积极筹钱的基础上报名参加分配,占据隶位房屋分配的优先权。

“爸爸,大回,你要走错了!”

薛余的喊声,把薛德珠思绪拉了回来。

果然,儿子若不是提醒自己,差一点就走错了路。

“爸爸,我们班有的同学,是从外地转来的。他们就听不懂大回和回。”

“儿子,这是方言。外地缺然不懂。大回(左转),回(右转),在伪满时期新京市区已经广泛使用,但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流传出去,现在仍仅限在长春市区,外地人一般是不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