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已婚女子为奉养公婆幼子,选择不改嫁他人,在今,还可以理解,而其品行也同样为人所传颂的话。
未婚女性守节,在今看来,则有些荒诞和不可理喻了。
可在清代的长春,还有大量未婚女性守节的例子。
这些女性,都是订婚者。
因为在当时,只要订婚,就被看成是男家的人,即使没有结婚,也有守节的义务。
这样的女性被称为“贞女”。
据记载,长春处士张廷林有一位女儿,很就许配给了恒裕乡十甲的宋秉卿。
没到结婚,宋秉卿就病逝了。
张氏听后,终日哭泣,不思饮食,“必欲奔丧”。
父母家人百般劝慰,但张氏竟“慷慨捐躯易,从容守义难”,自己要“勉为其难”。
张廷林知道劝无果,就和宋家了此事。
宋秉卿的父母于是派车将其接去。
结果,张氏到宋家后,完全是以一名妻子的身份来处理一牵
此后,就留在了宋家,守节30多年。
这在今是无法想象的事,但在当时却是一片歌颂之声。
清光绪三十四年,也为她建坊立碑。
碑文是由后来的《长春县志》编纂孙述唐所写。
孙述唐用了大量华丽的词藻来表场张氏,
比如:
“三十年影只形单,红颜赴义;五十载冰操松节,丹册扬芬”等。
这些都被一曲地方戏形成一段唱词,恰巧万慧来听过。
其实当时听这部戏的时候,万慧来就为张氏的命运,更多是为她的理念可悲可叹。
这些女子虽为女史传增加内容,成为那个时代的道德楷模,但几十年青丝变白发,其中之悲苦是无法想象的,更是毒害女性的封建理念。
如今,对门的家里,竟有人唱这样的词,能不让万慧来心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