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 想民心的秦王政(十一)

“朕的功绩,前无古人,无例可循,自然也无需循规蹈矩。”

“朕是开创者,希望诸位莫要搞一些不该有的小动作,否则,朕不介意把大秦刑法上及公侯。”

“当然,若是能一心为大秦着想,尽心尽力,朕也不会亏待。”

“总而言之,朕刚才所言是决定,不是商讨,诸位好像一开始就搞错了。”

笙歌居高临下的看着跪在大殿中的众人,气势逼人,严肃认真。

特别时刻,她一点儿都不介意做一个旁人心中专横霸道的暴君。

反正,史书向来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而她,注定会笑到最后。

笙歌一本正经,丝毫不讲情面的话,终于让跪在地上的人清醒过来。

一直以来,他们都搞错了一件事情。

他们的荣华富贵,源自于始皇帝。

倚老卖老,只会下场凄惨。

“诸位,朕统一六国之后的第一次科考,朕不想看到出现任何问题。”

一场朝会,以群臣脸色发白,胆战心惊结束。

不日,一道出自始皇帝之手的诏书下达各郡县,开科取士。

不论出身,不论钱财,凡有识之士皆可于半年内赴咸阳赶考。

因着特殊情况,第一次开科取士,笙歌并没有采用完整的乡试院试等一系列流程。

而是直接赴咸阳,她随机出题,李斯监考,她评分选择是否录取。

虽说看起来简单粗暴,但能够保证她选出最适合的人才。

……

……

各郡县的百姓学子看到张贴的皇榜,反应大同小异。

要么是将信将疑,要么就是一笑置之,完全没有放在心上。

毕竟绝大多数的学子都是以儒学为信仰,所以对奉法家思想为治国理政方针的大秦帝国不感冒。

有少数跃跃欲试的,也担心这是一场惊天大骗局,所以处于观望当中。

第一个月……

没有一位学子,走进科考大院,报名参加科考。

笙歌很是怀疑,是交通太落后了,还是没人乐意参加?

难不成,她兴致勃勃大刀阔斧的改革就这样折戟?

不同于笙歌的烦恼,朝廷中的一些老臣倒是忍不住在心底暗自庆幸。

人才,官吏,除却当年商君提出的军功授爵外,大都是世家举荐,怎能让平民百姓都拥有入官场的机会?

那些粗鄙之人,有何资格,与他们平起平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