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哪里知道的这些事情?”本冬梅忍不住问道,“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还是有人告诉你?”
“看书看来的。”本小海最擅长的就是将他所具有的不符合他年龄和经历的归结于书本的功劳。
“小海,你就放心吧,我们三个会尽快按照你的想法把服装店开起来的。”能够有时间和精力去处理服装店装修和进货问题的人,就只有李文彬、本冬梅和严青霞了。
李文彬毕竟是个男人,又年长了他们几岁,有更多的担当和更强的责任心,所以本小海很放心地将店铺装修的事情托付给了他。
无疑李文彬也是非常能干的,确定了装修方案后,他基本上就吃住在服装店院内的小房内。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个星期后,本小海就看到了他想要的装修效果,简约大气,灯光明亮而温和。
装修成本和预算的差不多,五百多元钱。在本小海的心里,五百块钱只是一个数字,但是在那个年代,五百块钱,却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
既然房屋已经装修好了,本小海决定故伎重演,再次以父亲生病的理由请了一天假。
本小海、李文彬、严青霞四个人又一次出现在阳口大市场。不过,这次他们带足了钱,要真真实实进货了。
时间已经进入12月份,天气已经很冷了,要进货也只能进棉衣类了。阳口大市场里的主打衣服也是棉衣,主要是防寒服以及像米其林一样的面包服,而这些衣服的款式并不是很多。
所以想要实现本小海当初每个款式每个号码只买一套的设想落空了。不过作为一个不大的服装店,改变策略非常容易,到春天开始再执行他理想中的策略吧。
本小海知道,此时大部分人的棉衣还是自己家里做的棉袄。能有一件防寒服或者面包服,就是非常时尚的了。
本小海想要做的就是有特点和时尚。而他不是设计师,也不是服装制作厂,所以,他所要的时尚和特点也只能是在阳口大市场里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