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茹诧异:“郑燮就是郑板桥?”
李修珉笑道:“没错!郑燮,又叫郑板桥,扬州八怪中,可能大家听说最多的,就是郑板桥了吧?”
金农虽然是扬州八怪的核心人物,扬州八怪之首,但在后世的知名度,郑板桥可能更高一点。
这人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刚才说到,书法上,金农自创漆书。而郑板桥也不差,用隶体掺人行楷,自称"六分半书",人称"板桥体"。
郑板桥书法作品的章法也很有特色,他能将大小、长短、方圆、肥瘦、疏密错落穿插,如"乱石铺街",纵放中含着规矩。看似随笔挥洒,整体观之却产生跳跃灵动的节奏感。
至于绘画,郑板桥最厉害的就是画竹子了。
这时,齐律回答道:“另一个人是郑板桥,那从竹子,就是他最鲜明的笔墨。如此自然、传神的竹子,别的画家很难模仿。所以,这是一幅金农和郑板桥合作的一幅画,属于精品之作,艺术价值很高,鉴于保存不善,市场价大致是两百万到三百万之间。”
在金农众多的朋友中,一个就是当时寓居扬州的郑板桥,两人喜欢一起"杯酒言欢,永朝永夕","相亲相洽若鸥鹭之在汀渚"。郑板桥曾说"杭州只有金农好"。
他俩除了有共同的人生观、艺术观外,个性脾气特别相投,常常出入秦楼楚馆,酣饮金农中年游历达十五年,足迹踏遍半个神州。
其实,了解金农这个人的人就会发现,扬州八怪还挺有趣的。
这些人经常出去游山玩水,偏偏并不是太富裕,费用除了化缘僧院,朋友资助外,他招募挑选了一批能工巧匠,组成一个自给自足的"技术访游团"
,金农充当"团长",团里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
比如甬东朱龙擅雕凿纹刻砚石,新安张喜子精界乌丝栏,会稽郑小邑擅长抄写,吴门庄闺郎会弹奏乐器,兰陵陈彭擅长画墨竹,每到一地全团便开展活动,以此筹措旅资。
齐律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看出是两个人的作品,这份眼力绝对是罕见的。
言老等人都忍不住赞赏地点头,显然很开心。这一代的人起来,是他们老一辈最期盼的,最怕就是后继无人。
木家老爷子开口:“这幅画,我之前也鉴定过,惭愧,我花了差不多十分钟,才真正确定,它是金农和郑板桥的作品。估价上,也没什么出入,拿去拍卖的话,三四百万也不是不可能。当然,最好就是拿去修复一下比较好。看到你们年轻一辈的崛起,我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