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派系都有自己的社会分工。“派系高于血缘”是人人遵守的信条。
在这片看似祥和的气氛中,那些少数不能被单一的派系界定的边缘群体,却被统治阶级认定为让社会产生动乱的“分歧者”而大肆打压。
就算是在这个世界,恰好在兰斯洛特正式重生后一年的1895年去世的,英国小说家赫胥黎也在他的反乌托邦经典《美丽新世界》中搭建了类似的制度设计:
人类自出生时就通过基因手段被划分为α、β、γ、δ、w五个阶级。
在睡眠教学和精神麻醉剂控制下,“阶层固化”的痛苦被彻底抹去,各阶层的人们都安于现状。
哪怕是每天工作十几小时的底层,也没有任何革命的愿望。生活得平安喜乐,泰然自若,想想都让人心里发凉。
这些制度设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利用心理学、生物学等科学或魔法发明搭建一个具有控制论特征的中央控制系统,霍格沃兹的这个控制系统就是分院帽!
用这个系统将人群完全纳入其管理体系,目的在于从根源上消除潜在的犯罪或不幸,其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
其原因往往在于基于信息反馈和中央控制的控制论往往适用于工业管理,但将人性进行彻底的规范忽视了人性的复杂度,让原本用来消除不幸,提高效率的制度与技术成为了压制人性的柔性制度暴力。
“随你怎么说。我虽然没有见过我的母亲,但是很多时候我感觉自己都还是一个宝宝!
那顶帽子要唱完了。
话说,我们是什么样的人,适合在什么地方发展,需要结交什么样的朋友,是天才,还是庸才,是睿智,还是阴险,居然是由一顶只会使用摄神取念的糟心帽子决定的,想想真让人不爽!”
勉强维持微笑地兰斯洛特,为了不显得突兀,还得和其他人一样给躬身行礼的分院帽鼓掌。
没办法,这次分院帽友情提示,多唱了两句,歌曲的末尾还久违的对霍格沃兹的师生们做出了一定的提示。这样也就是传闻中极为少见的——分院帽谨言!
历史上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妖精叛乱的战争期间。
将分院帽可能学习自莎士比亚的冗长修辞语句凝练浓缩,大致意思就是一句:“未来二十年要远离麻瓜的战争,才能保证学校的安全。”
欧陆风云,时时变换,从狮心王查理,失地王约翰,一直到现在的维多利亚时期,战争的规模有大有小,但是一直就没有断过。
巫师介入战争的确很容易出现伤亡,但是想要躲开,还是很容易的。
大部分人也就当分院帽今天放飞自我多说了两句,没有放在心上。
了解不列颠空军计划的几位教授,以及开了名为“世界历史向下100年”外挂的兰斯洛特确都是有所警觉。
就兰斯洛特知道的,未来三十年都会一直有战争,并且那样的规模绝对不是想躲开就躲得开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