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苏念熙“舟舟舟”了半天,快成了结巴,但她有点不服,说道:“我说不出了,但你还有吗?”
方正好像早知道她会不服,一连说了好几句。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这是李清照的无可诉说的相思。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是李白的倜傥潇洒终究归于乡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这是越人歌里小心翼翼的暗恋,心悦今兮君不知。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这是杜甫从未改变的家国情怀。
……
“行了行了,”苏念熙忙阻拦,否则她很怀疑这人可以一直不停地背下去:“我服了我服了,让我几句估计也斗不你,要是等上大学了,央视有什么诗词比拼的活动,你可千万记得要报名。”
方正有点寂然地笑了:“央视怎么会办这种活动,最多给小学生玩一玩吧。”
苏念熙没说话,心想等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他这水平还是值得去拼一拼的,说不定就能拿个名次呢,她作为昔日同学也长些面子呗。等到那一日,方正就知道像他这样默默喜欢诗词的人其实还有很多很多,简直是同好遍天下。
不知道是自己没啥酒精抵抗力,还是和方正背得酣畅淋漓,苏念熙感觉还真有几分醉意,略微有点晕乎乎的,难道是传说中的酒不醉人人自醉?
她还想说点什么,啪嗒一声,她站在楼顶,就看见眼前这遍区域依次亮了起来,那情景,仿佛是什么东西正在苏醒,她甚至想像圣经里头那样喊一句:“lettherelight。”
可这灯光也把天台上疯闹的二人拉回现实,仿佛停电时,他们所在的是另一个时空,如今灯亮了,必须各自默默回去做题,可苏念熙永远会记得这个晚上,或许过了高三,就不会再有这么疯魔的时刻了。
在之后的某个些日子,苏念熙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个夜晚,仿佛课本上那些印刷得整整齐齐的语句都活了起来,诗人或是登高,或是乘船,或是依着窗边,慢慢诵出一段一段光耀千古的名句,却仍然可以在千百年后,照进某个人的心房。
那时真的是少年不知愁滋味,越是经历更多,仿佛越是懂得诗中意味,在自己工作失意时,在登上惊涛骇浪的岸边心潮澎湃时,在山野乡林中听着鸟鸣时,在孤独的夜晚听着雨声滴答落在屋檐,如果脑海中的诗句足够多,似乎总能找到一句,发现原来古人竟然可以和自己心意相通,那时才觉得,一切的背诵都不再是痛苦,一切都是浑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