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说的话听着可能有点危言耸听,实际上,苏念熙是亲眼看见那年高三,经历了一个寒假,有人突然发力,而有人缓缓落下。
“算了算了,还是慢点过去吧。”她又搓搓手。
在这样的生活中,一个多星期也就过去了,这天早上出门,老妈问她:“后头三十,明天要和我们一起去办年货吗?”
“啊!马上就过年了?”
“你这孩子。”
老妈虽然口里这么说,语气里还是带着欣慰。
苏念熙估计她就是看着自己天天往学校跑,估计怕自己累着,想着去买年货换换心情。
其实,办年货又不是非她不可,要买什么父母都心里有数,苏念熙也不是小孩子了,并不会吵着要什么看上的零食。
“哦!我去。”苏念熙从思绪里回来,立马答应。
今天学校里的人已经少了许多,最可怕的是,没有卖饭的地方,餐饮店的人也得回家过年,自然也收了工。
还有许多同学,像陆双双这样的,回了老家,估计过几天才会来。
上午做完了两套试卷,苏念熙看了看荒凉的校门口,也只好背起书包回了家。
总得找地方吃饭吧。
“这几天过年,就安心待在家里吧。”不去自习时,老妈担心学习效率不高,如今又觉得她可怜巴巴,留在了家里,为人父母就是如此,好像可以满足,却难以百分百满意。
也难怪苏念熙没有反应过来即将过年,的确,随着年岁渐长,过年的气氛似乎一年淡过一年。
从前还有压岁钱,不过苏念熙的压岁钱属于典型的“充公”流向,自己手里一分钱都留不下,全部上交。何况自大学开始,那些叔叔阿姨压岁钱便逐渐减少,等到工作了,便再也收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