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悄然无声被埋入你踏过的泥土里。
没有人会发现这朵红木棉为你而开,
也没有人会探寻它沦陷以后归向何方。
这首诗在中我把它作为向冬漾写给姜晓棉的诗,文笔不太好,毕竟是2014年的诗了,现在看来想大体修改融入中,但是一想向冬漾本就不擅长文科,不需要多工整优美词藻的诗去衬他,所以就一字不改了。当然,也为我文笔不好而找懒的借口。
还有一首古体诗,去年记录于我qq空间的日志,现在发来给读者们取笑一下:
了望南国木棉新,
仙翻染茜使妆成。
何来好意歇花满?
不愿风催迟叶声。
作诗兴趣来源:
最近仿佛是中了《中国诗词大会》的毒,看着近日木棉花的盛开,我也学人做了诗。很多年以前我也颇喜欢诗词只因与现代格格不入,也就丢开了。偶一看诗词大会,庆幸我的诗词储备量不仅仅限于语文课本上学过的诗。最记得读三年级那时候,报过学校的寒暑假兴趣班,我当时随便选了个书法班,每天都要花半天在学校练字,练的正是些古诗词,如今我都不记得,为何字没怎么练得好看,古诗到是记得一大堆。后来2013那年买了本古诗词大全,从先民牧歌到诗经楚辞,从汉词再到魏晋南北朝古诗,最后唐诗宋词,清朝的诗就相比之下较少。遇到喜欢的背一下,不喜的就读一下。厚厚的两本书呢可随着我到至今,连书都发霉了。所以呀,每首诗,我都能记得它是以什么样的来源方式储存在我的大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