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大赛的初始

“行啊,文子,你联系的这家鸭血品质很高,我对你刮目相看啊,”李少洪有次酒后一把搂住文道贵,高兴的夸道。

不是因为文道贵让自己省心,而是兄弟伙成长了,找到了自己的路,李少洪没有注意到的是,听到他夸奖后,文道贵眼底闪过了一丝愧疚。

端午,这个农历五月初五的传统节日,在新闻报纸连续长篇的报道下,人们齐聚文化节,地点就在嘉陵江旁的北滨广场。

这是一个新建不久的广场,崭新的广场周围彩旗飘舞,人潮涌动,各种各样的特色小吃摊位前,挤满了垂涎欲滴的男女老少,更多的摊位则是一些本地的土特产。

广场正东面立起了数十个广告牌,都是参加火锅比赛的餐馆公司,接近八十家大小不一的火锅餐业企业加入了这次比赛,角逐百万重奖。

十口专业厨房用的灶具摆在了广告牌后面,八个小组赛每半天举行一次,一个巨大的广告牌最为显著,上面最下面有八个空白的方框,然后是四个,二个,直至一个。

一个又一个身着各式厨师服的调味师们齐齐望向了巨幅广告牌顶端,那个印着金灿灿冠军奖杯的方框。

那是像征着重庆火锅界的最高荣誉,谁能登顶,谁才是麻辣火锅第一,纷纷扰扰的江湖餐饮争论,将在十天后揭晓答案。

这是一张张充满渴望的脸,不管是沧桑油腻,还是白晰亮眼,他(她)们斗志昂扬,意气飞扬。

虽说有句名言,“民以食为天”,但自古厨子都是下九流的行业,满身油烟风尘,尝尽世间酸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兜里有钱,开始了追求美食美味,厨师们开始抖起来了,好的厨师千金难求。

火锅调味师作为厨师队伍里一个分支,被誉为最轻松的厨子,因为火锅调味师主要是负责火锅底料的炒制,负责成品锅底的调味,这届比赛并没有规定只有调味师参加,所以一些会做麻辣菜系的厨师们也涌进来,百万重奖呀!

虽说万元户在这个年代并不稀奇了,但一百万元,那绝对是让人脸红心跳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