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火石

农村丈夫 帅哥剑之晶 1141 字 12个月前

老猫子看了他一眼,简单地解释了下。

水晶产在黑土之下的黄泥中,先几辈的人“观火望晶”把贵重的水晶挖走了,把不值钱的半成品花石和最差的石英,当作泥土又原封不动地填埋了下去。

在平整石塘时,那些洁身自好的黄泥和自命清高的黑土,不可避免地就掺和在一起,在地表上显示出有别于其他黑褐土壤的黑黄杂色。人们见了又不管不顾地把它们通俗地称为“五花土”,而有“五花土”的田地又称为“五花地”。

原来五花地这别扭的称呼是这么叫来的,李开文心念道。他着急想知道为什么不挖水晶,可既然老猫子叔不着急说,他也不好着急问,只能硬着头皮听他慢慢往下讲。

前些年,县里设立了采集水晶的105矿厂。刚开始时,厂矿每年只要上交5吨水晶应付军工上的需要就能完成任务,轻松自如地很。

1976年伟大的逝世,中央决定将的遗体保存起来,让世人永久瞻仰。因为水晶透明、密封性好、保存时间久,所以水晶棺材就成了灵柩的首选。

晶都105矿厂理所当然地接到了中央的命令:在三个月内为建造水晶棺材提供最高等级的水晶原料30吨。

这个任务是无上光荣的,也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但军令如山倒,厂矿领导的眉头紧锁了几天后,经一位下属的提醒又慢慢舒展开了。

下属的办法很简单,和当地政府联合,发动全县群众寻找水晶,招集民间能人鉴定水晶,来一场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

至晶村有三人被厂矿挑中帮助鉴定水晶,老猫子、郑朝宗,还有开文的舅舅马仕。

这三人中,郑朝宗和马仕那是家传的手艺,上几辈人都是这方面的能工巧匠,而老猫子则纯粹是滥竽充数。

当政府的选才令发到至晶村时,李上前听说帮助选料的人有报酬,觉得邻居活得不容易,就连夜带着老猫子找到大舅子临时抱佛脚学了点皮毛。

第二天赵红军推荐郑朝宗、马仕去厂矿报到时,马仕碍着妹夫的面子就带上了老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