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不自量力,还想出来蹦几下,可惜有封宸浩和魏远之等人在,尤其还有秦卅这个特务头子,这些人还没等弄出点波纹,就被按下去了。
“皇上,北地上官大人急报。”京都内,早朝时候,左相出列向禀报北地新的消息。
“说”,皇上阴着脸问了一句,他越来越不喜欢听到“北地”这个名词。
“上官大人说,靖王清理了不少世家,就连朝廷派过去的官员,也有相当一部分被下狱查办了”,左相说道。
“靖王?他为何如此?谁给他的权利?”上首的皇帝听了,阴沉着脸问道。
“靖王在北地推行土地改革,有些世家不同意,靖王震怒之下排除异己。官员是上官大人查办的,但是被靖王的十六万铁骑逼的……”左相没有说下去。
“他要造反吗?”皇上的手狠狠拍在桌子上。
“皇上,靖王也来了折子,诉说北地的情况。说北地变革主要是因为粮草不足,想要自给自足”,右相也站了出来。
“父皇,靖王手里还有重兵,听说今年的火器,不费吹灰之力就打退了鞑子,如果他自己再有足够的粮食,朝廷想要掌控他,怕是就难了。”太子出列,满怀担忧的说道。
“他是皇子,是朕委派的镇边元帅而已,北地的治理还归朝廷,谁给他的胆子,想要自治,他敢?”皇上震怒。
“圣上息怒。”太傅站了出来,表达不同的意见:“北地苦寒,一年之中也就是收获一季粮食,且去年朝廷给北地的军饷,只有一半都不到,靖王还要向朝廷缴纳税赋,他寻求开源之法,也有情可原”
“启禀皇上,听说靖王今年在北地春城推广种稻谷,如果能够成熟,再加上靖王鼓励开荒,增加种植面积,届时他一年的收入,必会有增加不少”大司农也站了出来。
“大司农,枉你担任这个职位。北地种稻谷,你信吗?别说北地了,你在天柱山-淮水以北,见过谁种成功稻谷吗?”
“父皇,儿臣也觉得,有闾关在,北地成不了气候。”二皇子也拱手站出来说,只要太子赞同的,他一定不同意。
太子看着二皇子冷笑,“二皇弟,你这是养虎为患你知道吗?”
二皇子说:“皇兄,怕是你在公报私仇吧?谁不知道,你那侧妃,是从靖王手中抢过来的”
皇上听后脸色一冷,“都住口。”
“户部尚书,去年的军饷是你这里管的,你怎么说?”
“回禀皇上,去年南部收成不好,故北地的军饷只给了一半。但从实际情况看,靖王似乎没有受什么影响,听说封家给了他不少支持,还望皇上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