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俞大明的嫂子在俞细命面前费尽口舌时,俞香兰母女在里屋听了个七七八八。
叶氏皱起了眉头:“嗯,大明这人是好人,可他那岁数的确是大了点,差了十岁哟。要是只大了一两岁,让他等个一两年也合理!“
俞香兰第一次听到俞大明这个名字,也是第一次经提醒后在脑中清晰了俞大明的形象。十五岁的她羞红了脸,一个个子不高且又年长十岁的男人,提出要来娶自己,这可真的不是什么愉快的体验。
俞香兰太知道了许多古代爱情故事,比如梁山伯和祝英台化蝶双飞的感人传说,又比如在村里露天戏台上,那崔莺莺夜会张生的一折戏……
她隐约地认定,那些美丽的故事是真实得可以应验在自己身上。在少女的情怀中,古代小姐和书生的爱情才是最值得向往和追求。小姐丢手帕,书生捡手帕,然后小姐赠手帕,……手帕是这种爱情故事中最浪漫的寄托。
俞香兰的刺绣作品里,已有许多张绣着并蒂莲或是鸳鸯相偎的小手帕。那几条美丽的手帕,是她瞒过父母暗地里绣了珍藏起来。
她以为自己本也应该是那样的小姐,俞大明却不是那样的书生。那个俞大明怎么看都配不上来捡她的手帕。这样的念头不禁让俞香兰恼怒起俞大明来。
只是俞大明不明就里。他在俞香兰俏丽的脸庞上,虽然读懂类似于厌烦的东西,但他同样执着地认定,那仅是妙龄姑娘的羞涩和念蓄,他也只想继续耐心地等待!
转眼又过了两年,来到了1959年。
1959年一一1961年,整个中国进入了苦惨的时期。
人民公社虽提供了大锅饭,但有饭同吃,有难同担,要饱一起饱,要饿也得一起饿,福宁人也难逃此劫!
单在1959年,那年的五月,福宁县遭遇严重干旱。似乎小小的杨梅都化成了烈焰火灸,焚烧得大地干裂。小小的福宁县城,受灾农田面积达到了8万多亩。六月一日开始,却又连续降雨21天,原以为是天降甘霖可解干旱之苦,却不料想是龙王爷乱打了呵欠,降雨量超过400毫米以上。到了七月中旬至八月份,夏季最旺之时,又旱了30多天,受灾面积21万亩。八月末至九月初,连续两次强台风袭击福宁,造成强降雨,又遇数十年罕见的大海潮,全县房屋倒塌了252间,2145亩农作物受灾。
旱涝在福宁这片小天地里交替发生,当季的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成亩成亩地颗粒无收,就连番薯地,也是成片的个小且病害严重,欠收的记录直接录入了史册!
福宁史书上记载,那年里有1605亩农作物被水淹没,房屋倒塌了457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