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轩尴尬得一闪后退,却见她的鞋跟纤细得如半戳筷子腿,连忙又抓住行李车,难为情地说:“还是我自己来吧,哪能让小女孩推这么重的行李。”
游芊华见林书轩的脸色微红,哈哈大笑一声就撒了手,心里却涌起一份莫名的感觉……
俞大明的手上拿着一幅长对联,已进进出出地走了几回。他拿出一瓶浆糊放在院门口的地上,又回去搬了张椅子出来,再进去看时,俞光明还在讲电话。
好一会儿,俞光明才走了出来。
俞大明问:“她们要你回家过年?她们已经回来了吗?”
俞光明站上椅子,边刷浆糊边说:“她们没有回来,这几天直喊我去广东。”
“不奇怪,家家都图过年团圆和美。”
“我在这里过年有什么不好?广东那里是租的房子,小得挤转不开身来。”俞光明说完伸手递下浆糊瓶。
俞大明一手接过,一手递上对联,落寞地回应说:“我这三层楼却在空闲。”
俞光明狠狠地压实对联,叹说:“她们好面子!听到村里有人说了闲话,说什么我这么个有儿有女的大男人,却沦落到给人当保姆的份上。”
俞大明:“总有人闲操心,只会闲言碎语。”
俞光明:“其实我在这里很开心的,有时随你去街心公园,听大家谈新闻说八卦也是热闹,你说一个人在家能做什么?一个人做饭自己吃真没意思。可她们不听!”
俞大明低声问:“那你过了年还回来吗?”
俞光明呆了呆,良久后,亦小声说:“可能不回来了,老婆子和女儿不高兴,儿子也不高兴。我寻思着我的身体恢复很健康了,就上女儿补胎店里帮点活吧。”
俞大明又是默然,俞光明也不再说话。俩人贴完了对联,俞光明就开始收拾自己的行李。
俞大明又成了孤单的一个人,他守在电话边接听俞敏佳等人的电话,一遍又一遍地假装俞光明还在的样子。
大年夜里,当各家饭菜香味四溢时,俞大明端着一碗面条坐在电视前面,一根一根地夹进嘴里,再慢慢地吞咽。他本来很想去侄儿俞庆祥那里吃个年夜饭,可是后来听说了俞庆祥和杨洋去了德国,他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心想不过只是一顿饭而已。他又打定了主意,不能让在国外的孩子们知道他又只剩下一个人了,即使林书轩来了,也得尽力瞒住他,一定得告诉他说那个俞光明很快就会回来。
当春芽儿一个劲地冒尖窜长时,俞大明却以极快的速度衰弱。
又一个春去秋来,北方树上的叶子又落得欢快。
俞香兰弯下腰将散在屋外的木柴捡了堆成一堆。那些木柴是善众们零散送来的,趁着秋高气爽风燥,让它们燥得更干些,以备冬天使用。
俞敏涛买的两只取暖器被套上了漂亮的套子,一如刚出厂时的样子。俞香兰以为它们和电热毯一起用起来耗电费钱,也不该是一个一心苦修的人要图的享受。贪是大业障,来日无多时,更要慎而慎之。
这些木柴看着结实耐烧,本该物用其所,如今却惨遭嫌弃。用木柴烧炕仿佛变成久远年月里的差事,却也应是现在修行人的差事。
俞香兰边捡着木柴边想着心事。
有人在喊她:“老阿姨,来填登记表。”
俞香兰定晴一看,来人是个大男孩模样的年轻人,却并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