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太后答应了一声,但眼神却又投向了远处奔腾不休的黄泉:
“我还想去那边看看,我还从来都没有欣赏过幽冥地府的景色呢。”
“可是姨母,等您还了阳,我照样能带您来看,我们先去找幽冥城主,好不好?”
并非卫襄不尽人情,只是卫襄总觉得,姨母这样,似乎有拖延时间的嫌疑。
太后却笑着摇摇头:
“不好。等我还阳,我就是阳世之人了,我又没有修过仙,我又怎么能来到这幽冥地府呢?趁着现在没有什么事情,你陪我去看看吧。况且,你顺了我的心,就当是孝敬我了,不好吗?”
“这……”
对于姨母的话,卫襄向来就没有什么抵抗力,稍稍思忖一下,也只能答应了。
黄泉的水,如同大周中原地带那条有名的大河一样,浑浊,湍急。
不一样的就是人间的那条大河滋养百姓,而幽冥之城中的这条河,哪个小鬼要是不小心掉进去,那就是彻底玩完了。
所以走到黄泉岸边的时候,卫襄就格外小心,小心翼翼的扶着姨母的手,不肯让她独自一人行走。
好在此处是幽冥之城,以卫襄的灵力,还能将太后的身形凝聚如同常人。
太后然后见她这般小心翼翼,觉得好笑,又不胜感慨:
“我的襄襄真是长大了,知道体贴照顾人了。”
“那当然,我总不能永远做一个让你们担心的小孩子呀,我也要长大变强,能够照顾你们,保护你们才行。”
太后走在前面,卫襄略微靠后半步,两人就像从前在宫中御花园那般一同行走,卫襄只觉得眼前的这条黄泉都好像变成了人间皇宫中的那条御河,而她的姨母,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她。
可这到底是阴间的河流,和阳间是不一样的。
很快,一座阴森森的桥就出现在她们眼前,一个佝偻着背的老太婆,正背着锅一步一步朝着桥上走去。
幽冥之城的白昼来临了,孟婆又要上桥熬汤了。
孟婆随手从黄泉岸边捡了几根骨头,架起了一个柴火堆,在往常熬汤的地方架起了自己的锅,又从黄泉岸边的一口井里拎了水倒进锅里,幽冥鬼火很快就在锅底幽幽燃烧起来。
锅里的水翻腾着,孟婆又从那井边采了一捧草扔了进去,很快,锅里的水就散发出了一股奇怪的味道。
熬好了汤的孟婆,回过头看着太后和卫襄,咧嘴一笑,露出了因为缺牙而形成的黑洞:
“怎么样,新鲜的头碗汤,要不要尝尝?”
“不要,她绝对不喝你的汤!”
卫襄心里那种不好的直觉又蹿了出来,她上前一步,挡在了太后面前,朝着孟婆冷声喝道:
“做你的事情去,不许私自喂汤!”
孟婆虽然一直都知道眼前这女子十分厉害,能以活人之身纵横阴间,但她还没见识过卫襄的厉害,猛然间被卫襄这般呵斥,脸上就写满了不服,反问道:
“既然来了这幽冥之城,就已经不再是阳世之人,当属阴间来管,您又何必多事?”
“阴间来管?如今这幽冥之城就是我在管,我说你不许喂汤,就是不许!”
卫襄转头就拉着太后的手往远处走:
“姨母,走吧,正事要紧,不要跟她多说话!”
“襄襄。”
太后却不肯走,站在原地,语声平和地叫住了卫襄:
“既然都走到这里了,想必你已经能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不,我不明白,我也绝不接受。”
卫襄站在黄泉岸边的大片草中,倔强地转过身去,声音中有了让人难以察觉的哽咽之声。
没错,去了望乡台,此刻又来了这奈何桥,她就算是个傻子也该明白姨母的意思了,可她根本不想承认,她没办法面对姨母根本不想还阳的想法!
太后望着眼前连背影中都透露着伤心的女子,忍不住叹息:
“襄襄,姨母知道你是为了我好,可是,姨母也是真的累了。”
黄泉岸边,荒草凄凄,一片凄凉中,相依相偎而坐的两道身影格外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