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上站着的群臣纷纷侧目了起来,他们都知道此刻的陛下绝对不是在说笑,极有可能将何鸿的儿子派往宣州城,现在是何鸿,谁人也不知道下一个人到底是谁。
果真是伴君如伴虎,他们只心疼自己所得到的利益,可是却忘了与他们打交道的是整个大燕至高无上的君王。
“回陛下,微臣早前还有些积蓄,方才一时着急竟是忘了,此次宣州水患,微臣愿同武安侯一样出十五万两银子,只为那些个难民能够平安度过此劫!”何鸿想通之后,立即出了声。
血脉和银钱相比,哪个更重要一目了然。
皇上此刻终是换上了一幅笑颜,颇是欣慰的说道。
“难得爱卿对百姓有此心思,实在是百姓之福啊,令郎年岁刚及弱冠,此次水患凶猛,他又无经验,还是先在京城之中多多学习一番吧。”
皇上这给一个巴掌赏一个甜枣的事情,干的是无比的顺手,既然对待这些人好说不听,便只能出此下策了。
似是尝到了甜头一番,皇上大手一挥,吏部尚书何鸿径直便下去站回了自己的位置。
“左御史,朕记得你家大公子,前两日刚刚从军。”皇上刚刚叫出了左御史的名号,左御史就连忙跪了出来。
“参见陛下,微臣有罪,此次水患大灾,宣州百姓遇难。微臣身为御史大夫,更应以身作则,微臣愿出十万两救济灾民!”
有了吏部尚书的例子在前,左御史也是怕连累到自己的儿子,他儿子不过才刚刚从军,若是就此上战场,那他这个白发人届时说不准就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爱卿心系天下,朕深感欣慰。”皇上此刻也是赞许的点了点头。
果然这个法子要快了许多。
其他的大臣看到这一幕,纷纷跪了出来,重新报了一番数字。
而在一旁记录的文官,连忙提笔将这些个数字给写了下来,一一记录完善。
“微臣愿捐十万两!”
“为了黎民百姓,微臣捐十五万两!”
……
看着数目逐步的提升,皇上一扫之前的阴霾,如此一来,不管如何此次宣州城的救灾银总算是凑够了,而且还有不少的剩余。
南宫承煜站在一旁,面容依旧冷峻,对于陛下的这一招似是半点都不意外。
这些官员的资产,陛下的心中清楚的不得了。
宁王方才听了父皇的提议,心中对于赈灾一事早就有所考虑,只不过方才也不敢打断父皇的言语,一直等到诸位大臣说完话之后,这才站了出来。
“儿臣拜见陛下,儿臣有事启奏。”
皇上此刻心情大好,看着赵宁稷站了出来,开口问道。
“宁稷,你有何事?”
“儿臣此次愿前往宣州城赈灾!此次时节已是六月底,儿臣听闻宣州城此时还是在下暴雨,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儿臣想前去宣州城去赈灾,体恤民情,好让百姓知道,朝廷一直是重视他们的,以免人心涣散。”宁王光是看着近日流入京城的百姓就已是深有体会,更不用说还在宣州城内的百姓。
汉江坝的两次决堤,难保不会有民众觉得此次是朝廷故意为之,处在饥荒中的流民哪里还有时间思考,这个时候只要吃上一口饭就已是满足。
在这种时候,暴乱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