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匆匆而过,转眼间距离南宫承煜离开已是快半个月。
谢轻谣这段时间也并未闲着,一直都在为大考的事情准备着。
因着景王赈灾的缘故,城中的难民也是减少了许多,而聚福楼也是重新开始营业,秦三原本还以为会有客人不愿意再来,可是没想到生意比以往更加火爆了几分。
而且因着聚福楼施粥的关系,在京城之中口碑更是提升了不少。
一时间同云兮楼的名气不相上下。
谢轻谣整日除了学习以来倒也没闲着,更是写了不少的话本子,一并着人送去聚福楼。
因着上次霍湘君的事件过后,谢悠然没有再次下手,也让谢轻谣过了一段时间的安生日子。
此次大考不止是谢轻谣一人在准备,大考所能晋升的品阶最多只能达到正三品,若是再想晋升,只能立功之后才有晋升的机会。
但是大燕设立凰仪书院百年以来,已是许久未曾出过一位正一品的闺秀。
就连正二品都是少之又少。
书院内的所有人大多都是朝着上品闺秀的名次前去的,但最后真正晋升之人不过是几人而已。
转眼间就到了大考之日。
谢轻谣更是一大早就来到了学堂,手中还是抱着书册,因着藏书阁被烧毁的缘故,不得不说,这次考试的学生确实是吃了不少的亏。
此次大考一共有三门类目,分为燕律、燕史、燕志。
通律法、晓史记、明万物。
三大考试缺一不可,光是通过一项就已是极难,一项完成至合格之后就会予以晋升。
若是三项全部通过,就会连升三品,一品即为一个品阶。
谢轻谣此次就是冲着上品闺秀的品阶来的,不管如何她都要这次一举晋升!
燕律之前她已经先行学习过,这一次更是细致学习了几分,而燕史她先前并未刻意学习过,此次也是好生学习了很长时间,而燕志,考的种类就更加繁杂,不仅考察燕朝各州的地志,就连周围各国的物品都是有所涉及。
通过这些个考试,就已经不是一名普通的女官这么简单了。
此次考试也是一天只考一项内容,大多闺秀涉猎的都只有其中一项,来确保自己一定会晋升。
不一会,学堂内就已是来了不少的人,负责此次大考的督考学士也是早早的就到了学堂。
等到时辰一到,学堂便再不允许进人,学士这才开始发起了考卷。
——
宣州。
离开京城已是半月有余,但景王他们却不过是刚刚抵达宣州城不久,而宣州城的灾情远比他们想象的严重。
城内遍地都是流民,就连商铺也早都关闭了起来。
景王先是下令将赈灾银还有粮食,护送进了宣州知府的家中,再留下一众驻守的士兵。
京城之中一片晴朗,但是到了宣州却仍是淅淅沥沥的雨下个不停,天色也是越发的深沉。
赵景曜更是和南宫承煜一起早早就探查了汉江坝的坍塌情况,但是也不敢靠的太近,如今正是雨季,汉江水一路宣泄而下,目之所及,一片汪洋。
周围的村子几乎都遭受水患影响,原本的大坝只留有两侧剩余的残渣。
两人相视一眼,皆是知道此次修筑大坝的艰难。
宣州知府府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