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击鼓鸣冤

刑部尚书面色一变:“这件事之后不是被压住了吗,也无人再提,事情过去数月了,怎么现在被翻出来了?”

刑部侍郎不再说话了。

两人心中都是一惊,惊的不是这件事重新被翻出来,惊的是这件事牵扯到了郕王府过时的老夫人,外面皆传郕王府老夫人是因为年纪大了过世,但……唉……

这件事就发生在宸王去了梁城以后,因着事情闹得大了,当时还是上面做主,必要压住此事,另外,死了的无辜百姓也都是给了银子了了事。

开堂会审,下面跪着几人,各个都是哭的好不凄惨,外面的百姓也拦不住,都急着想要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无奈下,刑部尚书也下令,暂时不用拦人了,不如光明正大让人来听。

谢天阳被传唤了过来,先是行了礼,道:“拜见尚书大人。”

刑部尚书颔首,看向了堂下之人,谢天阳站在一边,一边的刑部侍郎走了过来,也站在了一旁。

下面安静了许多,那个瘦小的刀疤男名叫蔡五,人长的奸猾,一双眼睛,眼珠子咕噜咕噜的转着,一看便是阴邪之象。

一大早,官府门外击鼓喊冤,哭的撕心裂肺,将城中百姓都聚拢而来,他就滚在官府门外喊道:“天理不容啊天理不容!是谢家害的城郊一处塌陷这是板上钉钉的铁证啊!怎么就没有人管啊!就算谢家是宸王妃的母家做错了事也要认啊!”

百姓一听,纷纷议论:“城郊塌陷?这事都过去多久了……谢家?这和谢家有什么关系,不是说是地面受损吗?”

蔡五哭喊道:“说什么你就信啊?!这都是骗子!他们骗人的!别人不清楚我清楚!今日我击鼓就是为了那些死去的人鸣冤,我这条命不要了,我就要将真相说出来!”

下面人再一听这话,突然心中也打鼓了。

有人小声道:“这件事我知道……好像就是城外塌陷那次,闹得好大呀……只是……如今已经没有人再提了……这谢家又是怎么回事?”

堂外之人一听,都觉得这件事或许没那么简单。

官府被逼无奈,将蔡五带了进去,府衙的人先问话了,找了几个人来,纷纷对峙,但最后的结果却全部指向了如今的宸王妃谢氏,府衙不敢擅自做主,于是将消息传到了刑部,刑部尚书一听,心中一震,他可比别人知道的多啊……

若只是百姓因为那次的事情出了事,或许还能忍让,但是……他们私下都知道,当初郕王府的老夫人就是因为那次事情受了伤最后才没了的。

刑部尚书凭借着自己在京中多年的经验,觉得这事出的突然,也出的蹊跷,绝对不能善了了,这种大事,自己可不是能承担的起的,于是第一时间将消息传到了宫中。

官府门外击鼓,这可是少有的,一下子人传人,以至于郕王府的人都听到了消息,他们家老夫人出了事,这件事若是按下不提也好,但现在有人说这都是有原因的,谁能忍?

于是立刻派人进宫一顿哭诉,请求必要查清。

皇后最先接到的消息,但她十分理智,沉下心来,道:“城郊处塌陷和宸王妃有何干系?这种事不应该都是工部去做吗?”毕竟事关皇家之人,就算她不喜谢轻谣,但也要了解清楚了才能下决断。

那时,太子妃和云霓裳都在宫中,听到了这个消息后,太子妃先道:“儿臣相信宸王妃不是这样的人,再者,这件事还有待商讨,只是……如今百姓都在外等着,另外也有人击鼓了,儿臣……心中不稳,想来刑部尚书能将消息传进宫,便是来问母后如何决断。”

云霓裳小声道:“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呢,虽然我与宸王妃相交甚少,但也觉得此事有待考量,不能冤枉了任何一个人……太子妃娘娘说的是,这件事不能委屈了人,但外面人

都在看着也不能让百姓心中不平。”

皇后听了两人的话后,心中沉了沉,因着事关重大,她静了一会儿,想到了先祖时期似乎就有过类似的事情,当时……便是封府。

片刻后,皇后终于道:“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