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青眼帮的几人也是这种境遇。
他们曾是不食烟火,门庭高雅的上清派教徒,因为好奇而试修房中术,被逐出了师门。
这几人正是当时派中修为最高的几位弟子,对武力极其迷信,都觉得自己的罪过不过是用错误的方法来修炼,不该受如此对待,便贬斥师门不过是“五斗米教”,也就是正一盟威道的一介分派,如此清修不如干脆去学佛算了,于是把这句“反诗”写在山墙上才离去。
“不讨五斗米,转拜青眼门”一句中,青眼代指的便是佛。
后来这几人下山后无处可归,便做起了“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生意,被当时正道不耻。
每次做完案,他们都要把当日提在师门的那句诗留在现场,天长日久就变成了口口相传的“青眼帮”。
随着收容的开革弟子越来越多,青眼帮发生了数次易主和变化。
毕竟加入过名门正派的弟子都不愿久负恶名,尤其是被师门否决过后,他们更需要被江湖认可。
就这样,在争斗间闯出名声之后,青眼帮反而挑起活儿来,逐渐演变成了里世界知名的杀手组织。
虽然正派总想对这个名不正言不顺,财路还歪的青眼帮动手,但青眼帮涉及的门派众多,发展到后来已经不止是道教各派,还有诸多武林门派,利益关系纷乱错杂,近几百年的历史进程中,江湖上波折无数,各家始终没能找到好机会一同清理门户。
或许这是天道给青眼帮的一条生路,他们就这样一直生存到了现代。
而且,因为抗战时期青眼帮协助正派抗击敌军的义举,这个帮派正式在广袤的国土站稳了脚跟,成了受到里世界默许存在的杀手组织。
所以青眼帮的所有帮众都对名声有着异样的执着,被世钟这样正得不能再正的正一盟威道弟子说是“旁门左道”,青丘哪里咽的下这口气。
他正式化形回那个光头壮汉的真身,一步步走近了聚拢在一处的几人。
“几位道友,青眼帮青丘要向这位道友挑战,请行个方便。”青丘指着世钟,瓮声瓮气地说着。
世钟鼻哼了一声,轻蔑地说:“你以为我很弱?刚才我没有法器……”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突然欺近的青丘一拳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