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六章 纳米机器人

那个银色机甲在经过修复后,又恢复了灵活的身姿,它几个跳跃之后来到了张琦的面前,好奇地打量着他。张琦瞬间殖装脱离出外骨骼机甲禁锢的行为,可以瞒过他的队友,但在拉普拉斯的眼中可是展现得清清楚楚。

对于这种突然改变本体形态的能力,令它大为不解!

难道这个人类也掌握了纳米机器人的实用技术?

两人几乎同时开口道:

“这是纳米机器人?”

所谓纳米机器人,这个概念在19世纪就已经出现。

1959年率先提出纳米技术的设想是诺贝尔奖得主理论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理查德费恩曼在一次题目为《在物质底层有大量的空间》的演讲中提出:将来人类有可能建造一种分子大小的微型机器,可以把分子甚至单个的原子作为建筑构件在非常细小的空间构建物质,这意味着人类可以在通过改变分子乃至原子的排列,在最小的空间尺度下制造任何东西。

这个理论从原理上听起来非常简单,任何物质都是由原子或者分子直接构成。而微型纳米机器人可以在纳米尺度下,把作为物质世界基础的原子或分子进行物理操作,从而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但只有真正理解纳米这个概念的人,才会懂得其中的难度。

1纳米=10的负9次方米,相当于4倍原子大小。假设一根头发的直径是0.05毫米,把它轴向平均剖成5万根,每根的厚度大约就是1纳米。在如此微小的尺度下,宏观世界的一些理所应当的客观规律会被彻底颠覆。

比如说平时用作电线基材的铜,到了纳米级别,它突然就不导电了。而把寻常的金属铝切割到纳米级别,只要遇到空气就会发生剧烈爆炸。

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没有任何过去的经验可供吸取。拉普拉斯靠着全球的计算力才将纳米科技应用推进到目前的地步。

只是这个人类他凭什么具备类似的能力?如果不是靠着纳米机器人自我分裂,那么构成那白色生物盔甲的物质又是从而何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