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决定在荷塘的堤干上种上罗汉松、油松、五针松、塔柏、侧柏等阳性树种。因为阳性树种可以凝聚阳气。阳气聚多了,自然就能够镇压住,这沼泽地里面的阴湿之戾气。在这些阳性树种长成、长茂盛了之后,这里的阴湿之戾气,就再也不会散发出来了。甚至会被阳气压制得烟消云散。
为了早日达到这个效果,邱来福出钱向附近的村民购买这些树。尽量往大的买。至于树大了,移栽后的成活率,这就不用担心了,邱来福有灵泉水的帮助,只要浇上一滴灵泉水,这树就会乖乖的,茂茂盛盛的长起来。
邱来福再次整理了一下入住的名单,发现很多文人墨客都慕名前来赏荷,而且他们住的时间最久。(当然要除了别有用意的吴然这个例外。)
了解了游客群体。邱来福决定针对这个群体再设计一套他们更喜欢的游玩场所。
为了迎合这些游客的喜好。邱来福决定加盖的望塔变成了观景楼。因为现在建筑技术的限制,所以这楼也最多能够盖到4层。而且这楼不再是客栈。而是专供这些文人墨客游玩的地方。
她打算建成200平那么大。最顶上那一层楼。全做半接墙体,上半截全开成窗户。尽量的扩展视野。
四楼将会用作开茶馆,承接各种诗会,茶话聚会等。所以装修要尽量往高大上的格调上装。
三楼用作书斋,专卖文人需要的文房四宝。书籍字画等。
二楼和一楼都作免费书画展厅。只要是对自己的书画作品有自信,都可以拿到这里来展览。如果有幸被某人看中,要收藏,该楼也可以牵线搭桥做个中人。当然这中人费也不能少了,这个就按提成收。
这座观景楼建起来后,肯定会吸引更多四面八方的文人墨客前来。有人来就必须要有食宿供应。还得要有停车停轿的地方。看来还得规划一个带着大院子的客栈。
光有客栈还不行,还得有生活必备的酒楼、饭馆、杂货铺等等。
当然这个杂货铺可不是像那些乡村集市里面的杂货铺卖的,都是一些乡村人家需要用的一些油盐酱醋之类的,这个杂货铺要卖的,是书生学子需要用到的。折扇、书包、笔袋、等等。当然也有平头百姓的生活必须品。毕竟文人墨客也是人,自然需要生活必须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