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一天是杨奶奶下葬的日子。初一的晚上,邱来福他们被邀请去吃了下葬前夜的酒席。
杨婆婆正式下葬的时间是第2天,初二凌晨。下葬的时间必须是在辰时之前。而冬天天本来就亮的晚。天蒙蒙亮时,杨村长家里就开了头轮席。
头轮席一般都是抬棺材的那些个壮劳力,还有就是即将送杨奶奶上山的那些小辈。
因为时间太早。头席都开不了几桌,主要就是让抬棺材的人吃饱,有力气抬棺材上山,而其余的人都愿意做第二轮席。因此这一天的席面一般都是第二轮席面更多。
邱来福和两个老爷子一起去吃席。还被杨家安排到了堂屋里面,与两个老爷子坐一席。
邱来福带着村里人种植药材,使村里人都挣了个温饱。杨家的人专程把邱来福他们三人安排到了堂屋上席。
邱来福也不敢托大,虽坐在上席的桌面上,却是坐在了下方,也保持了自己是晚辈的礼数。
然而她即使是这么做了,依然还是有人看不惯他。
席面吃到一半的时候。邱来福身后传来一声不和谐的声音。
“这堂屋里的上席怎么让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孩子坐着。这杨家真是没规矩了。”
这话明显就是冲着邱来福来的,因为坐在堂屋里的只有她的年龄最小。邱来福抬眼看向席上的杨村长。毕竟他才是这屋的主人。
杨村长把碗放下,离开席位,来到那出言不逊的人身边,“这,这位是?”
杨村长是一个稳重的人,他首先不是要与这人分辨,而是要确定这人的身份。是不是一个能与自己辩是非的人?
堂屋里面还开了另外一桌席面。这一桌席面则是做法事的道士们坐的。杨奶奶做法事一共请了两个道士,而两个道士却带了八个人来。分别是他们的徒弟以及助手。道士的徒弟帮忙安排下葬的一切葬礼仪式程序。助手们只是帮助扎纸房子,扎纸人,扎纸牛纸马之类的殉葬品。
当杨奶奶被抬上山埋到了坟墓里之后,这些人的工作也算是全部完成了。大家都能安安心心的坐下来吃这一顿酒席了。然而杨家的席面安排却让那两个道士不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