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口茶,热气在眼前升腾,两人才开始有一说一,就事论事。
郭德胜提议道:“李老弟,你投资修建港口,但是名气不足。我新鸿基在内河港口也有个项目,基本快要完成。我们做个交易,我把内河港口项目转手给你完成后续尾期工作,你只需要为我提供汇丰洋行的渠道,收下九龙巴士股市上的散股,还有就是帮我联络汇丰的人彻查下许子明在汇丰存有的资金。”
新鸿基虽然发展迅猛,但是论起人脉,李家诚当属较强,要借助汇丰渠道,这个中间人当然找李家诚最好不过。
“九龙巴士?”李家诚觉得这个名字很是熟悉,虽然脸色没变,可是内心的警惕却提了起来,纵是双方各取所需,可是李家诚向来希望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极大的回报。
同时,他也在心里再次思索起对方自己给的条件,以确保抓住这次机会,不让其溜走。
不然这里要是没谈成,出了这个门,那他的机会就会变得十分渺茫!有新鸿基的转手内河港口建设,他的长江实业集团又可进一步。
“你这是要拿下九龙巴士的大股东的位置?据我所知,九龙巴士的现任大股东是许子明吧。”
郭德胜并不否认,直言道:“九龙巴士的发展比起香港的其他巴士公司是比较另类的,其他巴士公司都是股价往下跌,但是九龙巴士却在缓慢的回升。主导九龙巴士,就必先将九龙巴士改组,为我新鸿基的发展铺路。”
李家诚看着手中的水杯,望着上面独特的青花瓷纹,笑问道:“郭老兄有此壮志雄心让人惊叹,不过我倒是有些不解,九龙巴士的大股东许子明难道不同意改组?还有新鸿基非要拿下九龙巴士的主导权不可?”
郭德胜放下水杯道,解释道:“许子明还是有些年轻,年轻人的想法跳转的很快,过于轻浮,完全忽视结合房地产来经营九龙巴士存在的价值。虽然我还没找对方商量,但是依照对方的经营理念,是绝对不会答应由新鸿基来主导。”
郭德胜继续道:“新鸿基主导九龙巴士,更利于发展,并没到非要不可的局面。”
李家诚清楚的知道,新鸿基和许子明还有潘迪声两个后生仔之间,有过一些小过节。
当初许子明和潘迪声联手,私下收购新鸿基市面上的股份,股份一度逼至新鸿基总股份的八分之一。
也正是因为许子明的收购,引发了怡和洋行财团的介入,害的新鸿基原股东险些丧失对公司的话语权。
但是这些都是两年前的过往事,以新鸿基今时今日的财势,又怎么再是别人可以咬得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