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丹明说的没有错,贸然出去只是自投罗网,他不能就这么跑出去送死,这样救不了九幽的。
另一边,洛丹明回到了自己的厢房,拿起书桌上的信笺。
信笺是家里送来的,叫他在信都要处处谨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必要时帮助国师二叔排忧解难。
他放下信笺,叹了口气。
连父亲都说的这样直白,可见信都是真的要变天了。
文武官员本应相辅相成,共同辅佐朝政,然而现在,文臣武将各自为政,虽然表面上是国师与大将军不睦,实际上却是洛家内部的斗争。
文臣一派以国师二叔为首,父亲作为家主,支持的也是这一派。
武将一派则以大将军段从戎为首,支持者是与父亲不睦的四叔,修道者本该对权势心如止水,然而四叔却对世俗权力颇感兴趣,他认为大周王朝气数将尽,而洛家门生遍布朝野,完全可以顺势而为,取而代之。
比较棘手的是,洛家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就算是父亲也没办法完全杜绝,只能暂时让二叔和四叔相互牵制。
其实公开审判九幽这件事,已经不仅仅是斩妖除魔的问题了,而是父亲要借机向四叔示威,告诉他洛家的职责是斩妖除魔,维护天道,而不是染指朝政,颠覆江山。
公审过后,大将军一派这些天都比较安静,看来是道门的震慑起了些作用。
但如果处置九幽这件事出了问题,大将军一派便会趁机造势,以天道为名,对道门大加挞伐。
谁见过天道?
也许是魔,也许是神,但绝不是人。
声称见过天道的人,只不过是为自己的行为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借此获得认同而已。
如果民众真的被大将军一派蛊惑,相信是天道要亡了大周朝,事态就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战祸一起,便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已经风雨飘摇的大周朝真的经不起这样的打击。
所以,九幽必须被关押在洛家,一点岔子都不能有。
洛丹明点燃信笺,袅袅升起的烟灰朦胧了他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