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师傅钓了一辈子鱼,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拿到国内钓鱼人的最高荣誉,由国家体育总局跟中国钓鱼运动协会颁发的大师资格认证。
这一场比赛已经进行了一半,上午的对象鱼小鲫鱼尾数赛几个徒弟表现都不错,其中王志刚运气最好,两场对象鱼都是小分,分别拿了个一分,一个三分。
问题出在下午的混养赛当中。
哪怕已经提前来呆了两天练杆,比赛池的鱼情还是有些摸不透,试竿时候用原塘颗粒加部分商品饵调出来的配方饵料马博文感觉已经差不多了,但是在真正比赛的时候坐钓当中的实际效果,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理想。
王志刚作为最有机会冲击冠军的选手,此刻心底的弦儿已经绷紧了,场上的鱼情很糟糕,自己的位置相对还算不错,可是接连尝试了许久,都没有满意的吃口,第三场的比赛已经时间过半,可是王志刚鱼护当中只有一条小鲤鱼,这样下去的话,弄不好就没机会了。
王志刚越是紧张,脑袋里越乱,反倒是相邻钓位的钓友越钓越顺,在整体鱼情很差的情况下还能陆续的上鱼,一条又一条或大或小的鱼被拉出水面,不停刺激着王志刚的神经。
“妈蛋,在这样下去就完犊子了!”王志刚一边强制自己冷静下来,一边暗暗着急。
开钓准备的几款饵料基本上已经涵盖了这个季节主流的味型搭配,但是吃口依然不好,浮漂下的动作黏黏糊糊,就是不进嘴,王志刚留意了下相邻钓友的浮漂动作,却发现别人的吃口很干脆。
出现这种吃口上的差异,原因多半是饵料有问题。
“难道是味型大了?”王志刚自言自语嘀咕了一句,随后挠了挠头再度从钓箱上起身。
钓箱当中有几份昨天师傅带着他们师兄弟练杆时候调制的饵料,王志刚怀疑自己的饵料味道加太大,所以想要开一份味道淡一点的。
在基础饵料当中翻了半天,也没找到本味的基础,正有些无奈之际,目光鬼使神差般瞟过了一个贴着文东渔具标签的小号自封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