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广州,英国人越是遇到抵制,便越是要坚持入城。
广州的民众也丝毫不想退让,他们甚至还把英国人入城看作是对他们城市的一种侮辱。
因而,当地居民与英国人十几年来一直存在着尚未调和的矛盾。
赵清阳的“兴和”号商船上总共雇用了十二名英国船员,因入城问题的持续僵化,且这两月来英国船员与中国船员发生过数次冲突,九月初准备前往新加坡时,十二名英籍船员商议后集体罢工,拒绝登船。
这事搞得赵清阳骑虎难下,他与新加坡银器商李应泉早已协定本月二十五日前须到新加坡交货,且李应泉的五万两白银定金已经缴了款,赵清阳无论如何也得将订购的银器按时送至新加坡。
可英国船员却是“兴和”号的主力,他们平日里经常欺压中国船员不说,还拿着高昂的工资,十分嚣张傲慢。
但少了他们只有两名中国船员怎能出海?
协商不成后,赵清阳只得紧急高价招募新的中国船员,不过即使价格再高,也不会高过英方开的天价数字。
十日后,赵清阳总共招到了八名新船员,船长杨松友虽经验不足,但基本的操作还算娴熟,也只得被迫临时挑这大梁。
因极有可能无法如期抵达新加坡,赵清阳最终决定此行自己必须亲自前往,与李应泉解释,不然不仅须赔偿损失,还会被人家看作是诚信有失,这样对怡兴洋行的声誉会产生十分恶劣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对洋行未来在东南亚继续拓宽贸易带来不利。
眼看婚期已近,但赵清阳只得以大局为重,向未婚妻叶展盈辞行,告知她自己若是迟些日子归来,那婚期就只得后延些时日,望她可以体谅包涵。
叶展盈自然不会与他计较这个把月的。
临别时,她淡笑着留了句真心话道:“清阳,放心去吧,我会等你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