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尔康:“杏花村酒有着4000年左右的悠久历史,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被载入二十四史,使杏花村酒一举成名。后来山西盐商到边远的贵州省经商,因为当时交通不便,黔晋相距九千里,盐商携带杏花村酒不便,就在贵州用当地的水和玉米、大麦,采用汾酒的酿制方法造酒,没料到贵州的泉水独特,生产出的酒别具风味,从此茅台酒就成了山西盐商的私酿酒,所以也有人说“茅台故乡在山西”的说法。”
丁尔康很是兴奋地把“杏花村”酒赞美了一番,墨渊边听边点头说道:“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说的是中华民族在汾河下游创业建都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山西叉成为战国法家、纵横家、名辩家和兵家的发源地,也是先秦早期儒家的重要支脉,由此形成蔚为大观的三晋儒学,你们山西人不简单啊!”
说完迫不及待地打开了一瓶“杏花村”,然后对众人说道:“今日就让咱们为山西痛饮三大杯,如何?”
这时张敝已经把酒杯准备好了,墨渊给每个人都斟了一满杯,然后端起酒杯对着众人说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日我借花献佛,欢迎你们这些远方的朋友。”
说完后一饮而尽,满脸全是笑意。
丁尔康素来不饮酒,但是碍于墨渊的热情他只好举起酒杯,略微地沾了一下唇,并没有满饮而尽。
墨渊看到了后并没有催促,他只是笑了笑说道:“你们能喝的就喝,不能喝的不勉强,不过,杏花村这么香醇,估计我们两个老家伙是要尽欢了!”
丁尔康不好意思地说道:“大师,学生全不饮酒,还请见谅!”
墨渊摆手说道:“没有什么见谅不见谅,酒这个东西是我之蜜糖你之砒霜,我认为要各取所需,不必强迫,每个人只要自己开心就好,无须取悦别人,你开心就叫我墨渊,我开心就叫你尔康,没有那么多规矩拘着!”
张敝也接口说道:“尔康不能饮食,仲文应该能饮几杯,秀珍随意,咱们都别拘着了!”
说完张敝举起手中的酒杯对墨渊说道:“老伙计,山西的酒怎么样啊?”
墨渊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后说道:“入口绵柔,落口甘甜,饮后口齿留香,的确是好酒!”
张敝笑着说道:“这是尔康从山西特意拿来孝敬我的,这么远我都掂记着给你带来尝尝,你怎么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