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 开过光的脑袋

“怎么了?”刘大宝不知李思危为何啊这一声。

李思危忙解释:“我有个好朋友叫刘二宝,和你这名字像哥俩。”

“刘二宝?我弟弟就叫刘二宝啊,那你这位朋友既然叫二宝一定有哥哥吧,不会也叫刘大宝吧?”

“是有哥哥,不过他哥叫刘天宝。”哎玛,李思危太佩服自己这瞎编的水平了。

在佛门圣地说瞎说是不是不应该啊,仅此一次,仅此一次,李思危心里念叨着。

刘大宝是这里的常客了,几乎每年都要来一次,通过他的介绍,李思危对这里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里收养了几十个残疾人,大多都是在这里长大的,刚才那位小师傅就是其中一个。

他们在住持悉心的照料和教诲下长大成人,不仅修习了佛法,也学会了自强自立。

一日三餐中的粮食和蔬菜大多是住持带领这些残疾人在寺外的地里亲手种出来的,附近的村民们也经常给寺里送些应季的食物和菜蔬。

基本上就是自给自足。

“那……,咱们在这里吃住的费用……?”李思危觉得在这里提钱太俗,但还是想问问。

“一切随心。”刘大宝告诉李思危,如果有能力的话可以在做法事时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多少随意。

如果经济条件不好,完全可以不捐,心中有才是最重要的。

小小的震撼,在这个处处与经济挂钩的当下,原来真有不凡非俗的净土啊。

李思危和刘大宝聊得很来,原本准备住几天就走的刘大宝一直陪着李思危住了十天。

这十天中,李思危和寺里的小师傅们一起吃一起干活,从没做过农活的他在这方面比刘大宝可差多了,常常被刘大宝笑话。

小师傅们可不嫌弃他这只笨鸟,非常热心地手把手教他,李思危后来对刘大宝说:“我不会做你还笑话我?你这境界差得太远,得好好修行啊!”

住持每晚都会抽一点时间来和李思危说会儿话,虽然不能完全听得懂,但李思危至少从中听出一个字:善。

只要心存善念,必有美好明天。

从踏上五台山那天起,李思危就把手机关掉了,在这里的十天时间里,一心体会和享受着这里的宁静和安逸,吃着全素的斋饭,听着住持的教诲,李思危觉得自己快要脱胎换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