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2章 批阅

明海风云 雾霾下的阳光 1089 字 11个月前

考试散去之后,负责将试卷封卷,糊去试卷姓名栏的士兵们,便将一摞摞的试卷给封存起来,然后送交到早就等待多时的阅卷先生们都手中。

“孔先生,有劳了”

驻守北京城的第五军第三师三旅旅长钟秀勇,是这次科举初试负责监考陪同阅卷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在他面前,一袭白衫精神神十足的五十余岁半沧桑的老者,来头却是不小,乃是那来自曲阜孔氏圣人后裔,六十三代衍圣公之主支一脉,孔衍竺。

孔氏一族经历了从非暴力不合作,忠诚于南下对大明王朝,到现在派出族中主支重要人物前来北京大学任教,却也代表了他们对于洪朝政权的认同。

与其说是认同,倒不如说是他们在为儒学重新在洪朝政权中拥有一席之地,而努力奋斗着。

李天养之前表现出来对儒学的抵制态度,让依靠儒学最中成为华夏第一家族的孔氏,无不感到有种危机破面而来的错觉。

放在其他任何一个王朝的交替,孔氏都没有像现在这般紧张过,因为他们清楚这些王朝都建立,永远都离不开儒学这一门可以巩固统治者统治华夏这片广袤地盘的重要工具。

然则洪朝这个新兴势力派的崛起,却是全然不同于其他争夺天下的势力团体,他们丛一开始便有着自己明确的目标,思想纲领,便是离了他们儒学,也未必不能够建立起一个稳固而强大的王朝。

洪朝李天养效仿后世建立起来的三权分立制度,如今已是初见成效了,立法会每年来都有新兴法律生效推行全国;裁判庭将司法执行权力收到手中,可单独对王国内阁以下所有官员进行监督辖制;而内阁则拥有所有行政权力,辅助王国管理民间百姓。

而在这三个权力之中,立法会可以弹劾不法的内阁重臣,内阁可以也可以通过决议否决立法会制定出来的法律;裁判庭在中央的主要负责人,需要通过立法会的认可,同时裁判庭也可以通过事实举证立法会制定律法的错漏;内阁可以通过票决选拔或者罢黜裁判庭的主要负责人,而裁判庭也能将违法的内阁重臣带上庭中审判。

因为此时尚是战乱时期,洪朝皇帝李天养手中权力依旧很是集中,但是他自己曾在无数次场合中许下过承诺,未来将给予这三方权力机构更多权责,甚至可以限制皇帝的行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