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的人类在重回太空后,也曾有一段时间兴起过轴炮式电磁炮,因为那个时候星舰的航速还没有现在这么高,交战距离也没有现在这么远,就算是锁定目标较为麻烦和困难的轴炮,也能在对方躲开弹道前命中目标。
相比躲开已经出膛来袭的炮弹,不让自己进入敌舰轴炮弹道区域,才是那个时期太空战的主要作战思路。可即便是这样,轴炮式战舰想要提高命中率,也是需要一支数量较大的舰队同时开火,才能提高。只是单舰对抗的话,相互轰上十几炮,可能双方间一炮都没能命中。
只是随着之后星舰的航速越来越快,到现在常规航速直线加速最快已经达到了秒速三千公里,就算是需要随时机动变轨的战斗速度,每秒也超过五十公里的速度保持移动,靠舰体姿态调整引擎来让舰首轴炮保持对敌方的瞄准,也就越来越困难,轴炮的命中率也就越来越低下,甚至到最后连将目标纳入轴炮弹道区域都变得十分困难,再加上技术的发展,使得炮塔式电磁炮的弹速提升后,人类各方势力基本上就已经淘汰了轴炮式武器。
但是现在,乔伊又要将这新型高能脉冲激光炮给重新放回舰首区域,哪怕激光武器的弹速是真正的光速,丁乙也怀疑这样的设计究竟能不能锁定目标——毕竟难以瞄准敌舰的时候,主炮威力再大再快也没用。
“这就是我改进的地方之一。”乔伊伸手指向整套系统的最前端,也就是激光炮的聚焦晶体,“原本时时代的设计,聚焦晶体是圆柱形晶体,这应该是为了给转动炮塔的那些炮管准备的,但我们目前不需要炮塔,所以我就将这个晶体设计成球形,再辅以从其他资料中研发出来的能量偏转技术,就能让那门激光炮并不只是以战舰中轴线弹道进行发射,还能对其他方向进行攻击,炮击的弹道角度达到了正负七十度,这样激光炮就不只是聚能射击,还能进行广域漫射,大大提高了激光炮的目标命中率。”
“这是怎么做到的?”战斗火花好奇的问道,别人不清楚高能脉冲激光炮的原理也就罢了,它可是很清楚的,想要让激光炮在发射口处改变射击方向,可不是什么简单容易的事,否则当初国际舰队自己就这么干了,又怎么会等到现在让后人改进。
“你提供的能量装甲技术给了我新的灵感。”乔伊回答道,“根据输出功率上和攻击方式的不同,能量装甲可以将来袭打击从直接抵消,到偏转攻击,可以进行多种不同方式的防御,稍稍研究了一下其中防御原理后,我就将这些技术也放进了激光炮的研制当中,这一次,就看我的想法是否正确了。”
“但这样需要的能量就更加庞大了。”战斗火花说道,“难怪你研发出来的脉冲激光炮散热情况会如此糟糕,还只能安装到大型战舰上,中、小型战舰的动力系统只怕都无法同时供给所需能量。国际舰队不是做不到这一点,而是没有想到还能这么做。”
“事实上,国际舰队就算想到了,也很难像我这样设计脉冲激光炮。”乔伊反驳道,“就像你自己说的,我重新设计的脉冲激光炮系统需要的供能是极为庞大的,可以说是真正需要一颗恒星级反应堆来为这套系统来供能,但根据你所提供的技术资料,以及我们现在发掘出来的各种旧时代遗迹来看,当初的国际舰队除了少数有着超大型聚变反应堆供能的大型要塞,可以满足这样的设计需求之外,国际舰队的任何一艘大型战舰都无法为这种设计提供充足的供能,而我们最新型的反物质泯灭反应堆,是满足这项技术的首先条件,将来技术更加成熟后,或许护航舰之类的战舰也能配备此类武器。旧时代人类有的,我们可能没有,但我们有的,旧时代也不见得有。时代在发展,在变化,并非所有事物都是一成不变的延续。”
那门需要进行测试的高能脉冲激光炮原型机二号,便是由无畏舰前进号进行搭载,武器并没有直接装在无畏舰上,而只是存放于无畏舰的货仓之中,测试时将会由几艘工程舰将其放置于太空环境下,由一台独立运行的反物质泯灭反应堆为其专门供能,反应堆自身也会和武器一样,放置在太空中。
而负责观测整个实验过程的武安号,则会停留在安全距离,通过大量无人观测机来监控整个测试过程。
测试需要的靶标,有多种,除了齐安星系内数量庞大的各种规格的小行星外,也有为测试专门准备的,以种类材料制成的模拟靶舰,甚至还有数量不少,能高速飞行的无人机,来测试激光炮对高速移动靶,以及大量目标群的命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