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宁可当死人也不当牧师

陆家嘴天使 梦风 1118 字 11个月前

所谓“怕得要死”这个词其实是非常形象的。当人的恐惧达到一个极点的时候,的确是宁可死掉。所谓长痛不如短痛是也。

那么恐惧又是来源于何处呢?

有人曾经总结过,这种恐惧的来源是死亡。安康还读过一本叫作《死亡:人类行为的驱动力》这么一本书。书中旁征博引,摆事实讲道理地证明死亡是导致你恐惧的根本原因,而恐惧又是行动的根本驱动力。

举个例子来说:人为什么要从郊区通勤两个小时到市中心去上八个小时的班,然后又通勤两个小时回到自己的家?因为恐惧,因为怕死。

这个脑回路是不是有些大?

是有点儿。但是这个逻辑并不是混乱的。

人类在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过程中,并不是其乐融融的,而是充满着深深的恐惧和忧虑。所以原始人即便已经建立起了迷你型的自给自足的社会,也会不断地储备粮食,以防天灾的发生。

饿死人这种事情,已经有几十年没有发生过了。但是人类从祖先身上延续下来的怕饿死的基因,依然左右着人们的行为。

所以这个逻辑就是:人怕在未来的某天饿死,所以现在就要储备粮食,粮食又需要用钱来购买,所以现在就要储备金钱。然而,人的需求并不仅仅只是生存,而是生活。在保证不被饿死的情况下,还想吃点儿好的,还想穿点儿好的,一直到还想换辆好车,还想换套大别墅。

一方面是在用物质来奖赏自己的勤奋工作,另一方面其实是在构建自己的护城河。因为,不论一套别墅的价格是多少,它的价值永远比一套三十层楼的公寓要高很多。

这个道理很多人没有想明白。但是研究楼市的专家早就给出了答案。不管多么结实的楼,尤其是中国大批量快速建造的楼的使用期限远远短于七十年的年限。当一栋楼到了破败不堪无法居住的时候,你的公寓还能值多少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