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群芳院

汪司礼颔首道那位手拿折扇的便是孟大人之子孟化池

看来这位孟公子也是喜好风月之人萧寒笑道他旁边那位文绉绉的又是谁,还带个书童。

那人好像是清平学社掌持程青朗的独子程文轩汪司礼思索道。

清平学社?就是为我大燕培养出大量文人才子的清平学社?

正是,没想到清平学社的人也来了汪司礼颔首道。

就在这时,一位风度翩翩的白衣儒生潇潇洒洒的走了进来,跟在他身后的还有两名比他稍稍年长一点的儒生。

他们三人进来后瞬间吸引了在座的目光,不为别的,因为他们的装束跟在座的人都不一样,素衣青衫,头戴雅冠,肤色白皙,一看便不像燕幽人士。

晋人?萧寒喃喃道。

看衣着,是晋人温子冉眼角一眯。

看此人一身儒装,也不像是商贾啊萧寒寻思道。

汪司礼抬眼看了看远处的晋人解释道他们可能是参加年末诗会的晋国才子。

哦,是了萧寒恍然道咱们的诗会,也会邀请他国文人才子前来品诗

说是品诗,其实也是存有与他国年轻的文人诗客较量的意思,燕人被其他三国称之为燕蛮,

暗指燕人是一群未开化的武夫。

先皇创立诗会的目的也是想将本国的文风提升一下,不至于被其他三国戏称为燕蛮,

但每次举办诗会,燕国都是垫底的。

不是燕国的文豪不会吹黑哨,而是差距太大,你若是吹了黑哨,那就有失燕国颜面。

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目张胆的作弊。

每一次诗会结束后,都会把诗会中产生的好诗佳作公布于天下,让世人都去品鉴,

如果吃相太难看,下一次,别人就不会在来了,

这个诗会也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也就沦为了自导自演的戏码了。

自打这三位晋国儒生进入后,在座的公子哥们也都对其频频侧目,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那白衣儒生自然瞧见了自己等人成为了众人指点议论的对象,但是他并未觉得不自在,反而悠然自得的饮着酒,全当没有瞧见似的。

这人倒是有点儿意思萧寒嘴角一扬。

萧寒这边的注视,自然也引起了白衣儒生的注意,白衣儒生笑着端起酒杯,朝着萧寒的方向遥遥一举。

萧寒自然不会怯场,笑着举杯回应。

白衣儒生一饮而尽后,含笑着放下酒杯偏头对身旁的同伴轻声道留意此人

此人

他身边的仆人

是个高手?同伴皱眉

是个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