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晚膳,万岁爷会到慈宁宫陪太后用晚膳,届时臣妾会提起这事,还望皇后娘娘早些做准备。”
“善。”皇后微笑说道。
乾隆在明面上的功夫一向做的周到,他是一国之君,要以孝治天下,因此,隔三差五的,他总会去陪太后用膳,尤其是太后用素斋的时候。
去年中秋过后,御膳房在素斋方面的进步颇大,以往的素斋是素而无味,入口寡淡,难以下咽,乾隆每次都是粗略用几口敷衍过去,事后往往都得要御膳房另外传些别的吃食才能填饱肚子。现如今御膳房开窍了,总算是知道什么叫做皇室的“简约朴素”。
二十来道花样不重复的素斋摆在圆桌上,皇后和高妃两人在旁边负责摆膳。
民间大户人家尚且讲究食不言寝不语,皇室规矩更重,一顿饭几十道菜,冷盘,热菜,果品,金银餐具一一承列,左右伺候的太监有十来个人,一顿饭用下来,竟悄无声响。
乾隆和太后用了晚膳后,母子俩坐在榻上,难得气氛温和,便叙起家常来。
太后笑着说道:“今儿个晚上那道鲍鱼烩珍珠汤做的倒是不错,也不知那鲍鱼是用什么做的,竟吃起来同真鲍鱼味道没差?”
乾隆凑趣地说道:“朕也在想这事。”
旁边坐着的高妃早已让人打听清楚今日晚膳那些菜色的门道,笑盈盈便接了话,“听说是拿冬瓜做出来的,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竟这般手巧,臣妾刚才闻着都以为是上错菜了呢。”
这话就有些可笑了,御膳房上什么菜都得过了一遍又一遍,盘子上还会写清楚菜名和做菜的大厨,是万万不可能闹出上错菜这种笑话来的。
不过,太后等人却是给面子地笑了一声。
太后更是道:“你倒是聪明,知道是用什么做的,哀家这个吃的,倒是没尝出来,可见是真的老了。”
“太后娘娘,您说这话臣妾可不爱听,您哪里就老了,年初臣妾额娘见了您,还说您年轻了不少,跟臣妾打听您用的是什么脂粉呢。”高妃撒娇弄痴说道,“臣妾能知道,也不过是因着多留意了下而已,毕竟是要入您二位口中的东西,马虎不得。”
皇后心中暗暗点头,高妃今日这些话说得倒是中听,先前她要是拿出这本事来,何至于现在落到这等地步?
“你是个有心的,哀家一直明白。”太后意味深长地点了下头,“这份细心也难得,皇帝,你说是不是?”
乾隆不介意顺着太后的话给高妃几分面子,点头道:“的确是细心。”
这句话叫高妃心中一跳,情绪难以压抑地激动,她攥紧了帕子,压下心中的情绪。w,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