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门口的幌子上,还有前一家买卖人留下的字号。
里面究竟是什么样的陈设,朱达昌他们现在还看不见,可单单是从外面看去,一切的美妙已经是难以抵挡。
尤其是那对折开的两扇三连门,更能让人体会到里面的宽敞。
看着这一切的朱达昌,不由得感慨说:“哎,这铺面可比古陶的铺面气派多了,估计包头的铺面也比不上这里。”
“那哪能比得上,一定是比不上的,对了达昌,咱要不到对面的烤鸭店坐坐?说不定还能打听到点儿什么。”
“没必要,别人做的是别人的买卖,咱自己做着是咱自己的买卖,各家有各家的路数,同一个地方别人的买卖没做好,不代表咱家的买卖就做不好,好了,咱还是明日或后日再过来看吧,反正这铺子的外面是挺敞亮的。”
此时一边退着步子一边看着铺子的朱达昌,脸上已经洋溢出了喜悦的颜色。
哪怕黑天掩盖了一些悦色,可那种气场却是挡不住的。
一起回家的路上,马静蓉竟然没有再关注街道两旁的摊子。
一直想着什么的马静蓉,让朱达昌都有点稀奇。
“姑奶奶,怎么了你这是?”
“没怎么,我就是想啊,咱的买卖要是做好了,老爹的官儿是不是也就不要做了。”
“静蓉,你这是什么脑子,咱的买卖和咱爹当不当官儿有什么关系?”
“哎,当官儿干啥,我现在还是觉得当个自己家的官儿就挺好。”
这两口子,好像从来都没有这么安安静静的聊过天,这时候都没有太多的两个人,却让人觉得是那么的和谐。
有了这件喜事加持,这一夜的这两个人,好像又回到刚刚成婚的时候。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两个人竟然都起的很早。
不过他们起的再早,都不如朱黑炭起得早。
早早便在街上买来豆汁儿和褡裢火烧的朱黑炭,此时已经在客栈的堂子里坐好。
没有动筷子的朱黑炭,一直等着朱达昌两口子出来吃饭。
当朱达昌首先的走出屋子的时候,看到的朱黑炭正在找伙计温饭。
这时候的朱达昌,突然意识到了这段时间对朱黑炭的冷落。
朱达昌对朱黑炭的冷落,有故意的成分在里面,也有无意的成分在里面,但是不管怎么说,朱达昌的飘还确实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