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8 章 218(含24w营养液加更)

“那这不是放弃了他们吐蕃的优势?”身旁的女将问道。

敛臂女王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那你怎么知道,他这不是不动如山,动则如火呢?”

她转头吩咐道:“明日清晨发兵试探试探他们,别忘了我们的目的。”

“是。”

目送着手下的将领领命而去,敛臂的脸上浮现出了几分笑意。

当年她遵从母亲的命令,听从安定公主的命令进攻吐蕃,今日也是如此,只是今日她已变了个身份,也早不像当年一般凡事还有些懵懂莽撞,只能在接到一条条明确的指令之时才能够有所行动。

如今的她——

不会让安定公主失望的。

若不能带来足够的情报回去,她可没这个脸面来上一出故友重逢。

在次日的清晨,或者更准确的说,是连天光都还有大半带着墨色的时候,一列早已等在紫山之下众龙驿的兵马迅疾出兵。

顺着牦牛河,或者说是通天河的吐蕃兵马刚刚在前一日全数渡过了藤桥,成功抵达河流对岸,对于此次进军愈发多了几分信心。

所以就算有钦陵赞卓发出的提醒,对于这十几万人中的绝大部分来说,不至遭到敌方的半渡而击,自然是个合该放松休息一阵的好时候。

可对东女国的将士来说,她们宁可放弃火烧藤桥的机会,等的就是这里!

吐蕃一处营地外的火把忽然被风吹动了一刹。

在这气流的变化发生之后的须臾间,整片山前旷原之上便响起了一阵轰鸣一般的马蹄声。

而仅仅是很短的一瞬,那马蹄声就已到了营地之外。仿佛这还未分明的天穹之下,这支队伍便是如同鬼魅一般杀出的。

在这电光石火之间,被吐蕃士卒设立起的营寨在那些具装甲骑持以长斧的冲撞之下,几乎未能做到多大的拦阻效果。

若非钦陵赞卓在早前的安排调度,让此地戍守在外的吐蕃精兵始终在清醒地进行轮换,也快速以步兵持长刀备战,在这交战的第一时间,吐蕃大军遭到的伤亡还会更加严重。

借着营中的火光,敛臂目光如电地朝着被她卡在马侧的那把长刀看去,敏锐地意识到,这把武器的精良程度并不简单。

除了大唐之外,周边小国与部落里,武器最为精良的当属突厥,甚至一度被人给出了个“锻奴”的称呼,随后就是吐蕃。

可在得到大唐武器支援的东女国利器面前,这一批形制效仿陌刀的武器,丝毫没有处于下风的意思。

是吐蕃内部的武器锻造技艺又有了长进,还是吐蕃自西边的大食交易得到了一批武器?

在这仓促之间,敛臂无法做出一个判断。

她能做的,是将这支长刀带回去交给安定。

也在今日的袭营之中,获得更多的消息。

而现在最为要紧的,就是那位主帅的反应!

没人会想到东女国的女王居然还如当年一般,胆敢以身先士卒的方式杀入敌营之中。

这些吐蕃士卒看到的只是其中一位为盔甲覆盖的女将军一刀砍去了面前敌军的首级,而后下达了继续强攻的指令。

这些愈战愈勇且兵强马壮的东女国女兵,随即对面前的拦截阵线,发出了更为猛烈的进攻。

只是,面前的这座绵亘数里的吐蕃大营,好像仍旧像是一个耸立在面前的庞然大物。

就算在这一角爆发出了异常激烈的战斗,也依然有着后方的一道道坚固屏障,在死守着这一方的底线。

“传讯各营,如有营啸,即刻以叛贼论处。应战!”钦陵赞卓闻讯快速起身披挂,也随即对着周遭的亲卫下达了号令。

深谙将军脾性的另外一支亲卫已将他的战马带到了营前。

他翻身上马,侧耳倾听了一阵外头的动静后,当即毫不犹豫地带队纵马,朝着一个方向而去。

这些亲卫固然心中存有疑惑,也丝毫没有犹豫地跟了上去。

哪怕他们此刻前去的方向并不是敌方来袭的那头,而是粮车停放的方向。

提刀领队彻底杀穿了其中一部驻地的敛臂朝着火把通明的方向望去?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咬了咬牙,不得不下达了撤兵的指令。

于是当日光重新照耀在这片遭遇了袭击的营地之上时,无论是撤走的一方,还是遭遇袭击的一方,好像都显得过于有条不紊了一些。“东女国的人?”钦陵赞卓朝着营中留下的敌方尸体看去,目光中闪过了一缕深思。

当年父亲袭击吐谷浑的时候,若非东女国忽然被大唐说动,与对方配合,从川蜀入藏的唐军绝不可能如此轻松地抵达父亲的营地后方。

若说他对大唐那位安定公主的恨意最重的话,对于东女国也丝毫不少。

自七年前大唐得胜后,东女国便彻底挣脱了早年间还败给过松赞干布的影响,在与大唐的贸易往来中抓住了腾飞的契机,以至于在今日先给了他以一场黎明夜袭。

不过在同行士卒看来,钦陵赞卓这位主帅的脸上,分明没有因为此次袭营的损失,产生任何一点挫败的情绪。

“从东女国顺着诺矣江北上,确实是抵达众龙驿最快的一路。我此前提防沿途的哨探,却忘了她们完全可以在我方的必经之路上屯兵,是我的失误。”

“大帅,您不必……”

钦陵赞卓抬手,“不必多说。错了就是错了,但这又不是我们输了,对方以两千多人袭营,造成我方的死伤不过千人上下,相比于全军人数,动摇不了我们的实力。”

在这张颇有孤狼凶性的面容之上闪过了一抹冷笑:“何况,我方的粮草没有半分损失,将这十余万大军压境的消息宣告在了对方面前,到底是谁遭到的威胁更大,简直一目了然。”

说话之间,钦陵赞卓越过天明散开的晨雾,朝着众龙驿之后的紫山看去。

这座横亘在眼前的山岭,在后世有一个名字,叫做巴颜喀拉山脉,在此刻还半数笼罩在积雪之中。

可只要越过了这道山岭屏障,距离柏海就已几乎是一片坦途了。

“跋地设。”

随行的吐蕃大将当即走到了钦陵赞卓的面前。

“我有一件重任需要交托给你。”

跋地设连忙一正面色:“大帅请说。”

钦陵赞卓附在他耳边说道:“我要你带上三千精兵……”

跋地设目光一亮:“谨遵大帅吩咐。”

在大军收拾好了队列继续开拔之时,这位吐蕃大将带着三千人留在了原地,并未追随而去,而是目送着这余下的十余万人赶赴山口通道,顺着哨探已先行打通的路径前行。

又过了小半日的辎重调整,这三千人方才在他的带领下朝着另一个方向行去。

“大帅,跋地设他们……”

“你管他们做什么!”钦陵赞卓语气如常,似乎并未被这单独分出去的一路兵马分散走自己的注意力,“我们要管的是眼前。”

也随即宣布了自己的下一条指令。

在大军半数越过紫山之后,前军精锐不在柏海驻扎,也一改此前徐徐推进的架势,而是以最快的速度北上袭击西海都护。

东女国的突然来袭,在钦陵赞卓看来是有些古怪的。

她们来得很快,离开得也很快。

这与其说是希望给吐蕃这样一支庞大的队伍带来麻烦,不如说是想试探出他这个主帅的脾性。

现在既已看出,他并未因为报仇的念头和十余万兵马在手就进退失度,那他也无妨给这条大唐留下的边境防线以一个惊喜。

说这是反过来试探大唐在今年于西海的戍防也好,说这是声东击西也罢,总之,他已快速确立了自己的头号进攻目标——

西海都护府。

与其等到东女国在报信于吐谷浑后将消息继续传递到西海都护境内,不如由他来抢先一步!

倘若能借此当真拿下西海都护,他还能重新夺取从藏原前往西域的隘口,若不能,也势必能消磨掉一部分边境的战力。

他也能借此看看,正值吐蕃大军压境的当口,吐谷浑和唐军之间维系了数年的联盟,到底还有没有当年那么牢不可破。

这支先行的吐蕃军队约莫在两万人之数,在钦陵赞卓的调度之下只在柏海简单地停留整装了两日,便已直扑西海边地守军而去。

他们早已因为此前的缓慢前行而战意沸腾,只等着一个进攻机会,将当年吐蕃败于此地的屈辱给偿还回去,于是在撕开这道防线的时候,表现出的凶悍架势堪称惊人。

轻辎重作战,更是让这些吐蕃士卒中的骑兵甩掉了后方的包袱,仿佛一支支离弦的利箭朝着西海都护的腹地而去。

也正是在西海都护的守军于裴行俭的带领下,在柴达木河沿岸设立防守,先行阻拦住吐蕃的凶悍攻势之时,一封前线战报和敛臂女王从两个方向先后抵达了青海湖畔,出现在了李清月的面前。

前者,通报了吐蕃兵马选择先进攻西海都护的消息。

而后者……

“这确实和上次带回的吐蕃武器不大一样。”李清月翻转了一番那把被敛臂送来的长刀,面上闪过了一缕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