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真有心行善,还是为了结交杨家。
整个凉州城但凡受邀的人家,没有不愿意来的。
就是其他几个县与杨家有生意往来的人家,也提前打听了消息按时前来祝贺。
商贾人家只要不是那奸商之流都愿意花钱买个善名。
所以,前来祝贺的人多少都有些意思。
安安让月亮都一一记了,充入广善堂的账上。
捐助最多的自然是王金,直接包了一张一万两的银票。
他这几年跟着杨家不仅赚得盆满钵满,
两个孙子也托赖杨家的关系考了功名,入了仕途,如今都外放做了县官。
所以,在凉州城中,王金绝对以杨家马首是瞻。
出钱的人总不能白出,所以安安事先就交代给月亮。
但凡捐钱的人,都要月亮一边记账一边高声唱出捐助的钱数。
周围看热闹的人多,不为别的,就为让博善名者得善名。
刚开始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杨致远还有些不赞成。
“闺女,这,多少有些沽名钓誉了!”
安安笑笑,道:“爹爹,若人人都真金白银地拿出来做善事,便是沽名钓誉也是好的。
总之,受益的是那些无家可归的老人孩子。”
杨致远听了这话,不禁有些赧然。
“闺女,都是爹爹太拘泥了!”
婉娘进来给他妇女俩送茶点。
听见这话,笑道:“远哥,我看是你读书读得执拗了。
倒是咱闺女,行事不拘小节。”
杨致远嘿嘿一笑:“那是,那是,咱闺女是谁呀?从小可就是小福星。”
安安咯咯一笑,道:“爹爹,是你们太爱惜读书人的名声。
我呀,我是实用派!”
安安这个实用派果然实用。
当月亮唱出“王掌柜一万两”的时候,在场众人先是愣了一下。
然后就是一片称赞打趣。
“王掌柜真是行善不落人后!”
“王掌柜大手笔!”
“王掌柜是我等之楷模呀!”
……
“我小小生意跟王掌柜不能比,就五千两!”
“行善岂能甘于人后,我也五千两!”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