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帝对随喜道:“到时候再叫上京兆府的人进宫。”
随喜应了差出去了,可见的走得很慢。
这里昭帝皱眉道:“丫头,你给朕又要人又要钱,朕这里也有一件事要你替朕办。”
安安笑得眉眼弯弯:“皇上尽管吩咐!”
昭帝哈哈大笑:“呦,小丫头口气倒不小。
你还没问朕要你办什么事,就敢说尽管吩咐?”
安安道:“不管什么事,臣女都愿意竭力为皇上分忧!”
太后一脸欣慰:“嗯,这才是好孩子!”
镇国公和学文四兄弟也都站起来,齐声道:“皇上,我们都愿意为朝廷分忧!”
昭帝抬手示意他们都坐下说话。
“此事朕考虑了有些日子了,也是刚才突然有了这个想法。
此事让安安替朕去办,再好不过。”
赵瞻抿唇一笑:“父皇,容儿臣猜猜,可是突厥质子的事?”
昭帝又是哈哈一笑:“不愧是太子。
你能猜中是质子之事,足见你平日里时刻心系国事。”
“不错,按照约定,三月间阿史德部和柔然部的质子就要进京了。
朕近日一直发愁如何安排他们,如今想来让他们直接留在凉州,由你统一管理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昭帝一番话说完,桌上突然陷入了一阵沉默。
安安并没有立刻答应下来。
镇国公迟疑道:“皇上,安安丫头得您和太后恩顾,自然应该为朝廷分忧。
但质子之事关系大魏与突厥两部的未来。
安安只是区区一个郡主,臣怕——”
镇国公说得没错,郡主封号听起来尊贵,但事实上是没有实权的。
更别说直接处理外交事务。
赵瞻也接口道:“是啊父皇,安排质子一事毕竟不同于跟突厥来往贸易,儿子也担心郡主会处处掣肘。”
昭帝沉吟了片刻,道:“那朕就任命安安为朕的钦差大臣,专管质子之事!”
太后点点头,道:“皇上,虽说后宫不得干政,但哀家认为皇上的安排甚是妥当。”
乐阳公主和宋景恒更是直接,两人都端起一杯茶,笑着对安安道:“恭喜钦差大人!”
安安看了外公一眼,见他点了点头。
于是便笑道:“臣女谢皇上恩典。”
说着从腰间的荷包掏出一块玉佩,道:“皇上的玉佩还在我这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