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书

庶群自酒,言举国之人化纣所为。凡物成则香,败则臭。

故天降丧于殷,罔爱于殷,惟逸。天非虐,惟民自速辜。’”

王曰:“封,予不惟若兹多诰。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今惟殷坠厥命,我其可不大监抚于时?予惟曰,汝劼毖殷献臣、侯、甸、男、卫,矧太史友、内史友?越献臣百宗工,矧惟尔事服休、服采?

殷献臣,谓献臣尝仕商而今里居者。侯、甸、男、卫,谓四方诸侯接于卫者。服休者,以德为事。休,德也,“作德心逸日休”者也;谓在位者也。服采者,以事为事。采,事,“若予采”者也;谓在职者也:皆我所委任,岂可忽哉!戒康叔劼毖于酒,先当劼毖所宾、所友、所事之人,亦“畏相”之类也。献臣百宗工,则有贵于太史、内史者,其为康叔所从,可知也。尔事为人君必有;所友,有所事,盖盛德之士有不可友者。此“服采”为康叔所事。

矧惟若畴圻父,薄违农父?若保宏父定辟,矧汝刚制于酒?

三卿之位,为汝畴匹。司马主薄伐愆违,司徒主若国保民,司空主治四民、定而生之以致辟。宏父者,辟地以居民也。司徒,教官,主农,故云农父。

厥或诰曰:‘群饮。’汝勿佚。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又惟殷之迪诸臣、惟工,乃湎于酒,勿庸杀之,姑惟教之。有斯明享,乃不用我教辞,惟我一人弗恤,弗蠲乃事时同于杀。”

康叔不用教辞,则同于见杀。

王曰:“封,汝典听朕毖,勿辩乃司民湎于酒。”

汝司民有湎于酒,则以政治之,勿为之辩释,以为无罪也。

王曰:“封,以厥庶民暨厥臣达大家,以厥臣达王,惟邦君。

以其臣达王事于大家,以其臣民达大家之事于国人。

汝若恒,越曰:

若恒,若有恒性也。

‘我有师师。’司徒、司马、司空、尹旅,曰:‘予罔厉杀人。’亦厥君先敬劳,肆徂厥敬劳。肆往,奸宄杀人,历人,宥;肆亦见厥君事,戕败人,宥。

《酒诰》先言“圻父”者,制殷民群饮,以政为急故也。此言“敬劳”与“罔厉杀人”,故先司徒,与《酒诰》异。三卿、尹、旅见奸宄、杀人、历人,不肯以法治之,反宥而纵之者,亦见其君于以戕败人为事者宥而不治者也。

王启监厥乱为民,曰:‘无胥戕,无胥虐,至于敬寡,至于属妇,合由以容。’

王启邦君,其教之如此。

王其效邦君,越御事,厥命曷以?引养引恬,自古王若兹,监罔攸辟。”

引养者,引民而养之;引恬者,引民而恬之。自“古”者,谓由先王之道;自“王”者,谓由今王之政。自古王者历世相传皆如此,监无用刑辟。监罔攸辟,无所致辟。

“惟曰:若稽田,既勤敷菑,惟其陈修,为厥疆畎。若作室家,既勤垣墉,惟其涂塈茨。若作梓材,既勤朴斫,惟其涂丹雘。

王者之造始,垦菑害,除荒秽,疆理天下,而作为典则以授之诸侯,犹敷菑、垣墉、朴斫之勤也。诸侯嗣其功而致饬以终之,陈修疆畎、涂塈茨丹雘之比也。

今王惟曰,先王既勤用明德,怀为夹,庶邦享,作兄弟,方来,亦既用明德。

德有昏有明,自其知、不知言之,则曰昏、曰明。夹,读如字,夹辅之意。先王既勤用明德以为治,怀抚庶邦为己夹辅。

后式典集,庶邦丕享。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王惟德用,和怿先后迷民,用怿先王受命。已!若兹监,惟曰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成王自言必称“王”者,以觐礼考之,天子以正遇诸侯则称王,此《诰》正教康叔以诸侯之事故也。

《梓材篇》通义:《书序》,孔安国以此篇为成王命康叔之书,而伏生《尚书大传》则以为周公命伯禽之书,二说皆可疑。

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作《召诰》。

成王欲宅洛者,以天事言之,则日东景朝多阳,日西景夕多阴,日南景短多暑,日北景长多寒。洛,天地之中,风雨之所会,阴阳之所和也;以人事言,则四方朝聘贡赋道里均焉。非特如此而已,惩三监之难,毖殷顽民,迁以自近洛,距妹邦为近,则易使之迁作王都焉,则易以镇服也。虽然,镐京宗庙社稷官府宫室具在,不可迁也,故于洛时会诸侯而已。何以知其如此?以《诗》考之,宣王时会诸侯于东都,而《车攻》谓之复古。

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则至于丰。

惟太保先周公相宅,越若来三月,惟丙午朏。

以朏、望、明、魄纪月,以甲子纪日,《书》之法也。

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于洛,卜宅。厥既得卜,则经营。越三日庚戌,太保乃以庶殷攻位于洛汭。

经营,经其南北而四营之也。经营然后城郭、途巷、庙社、朝市、居室之位定,故庚戌太保乃以众殷民治位于洛。

越五日甲寅,位成。若翼日乙卯,周公朝至于洛,则达观于新邑营。越三日丁巳,用牲于郊,牛二。越翼日戊午,乃社于新邑,牛一,羊一,豕一。

于尊以简为诚,于卑以丰为贵,故郊特牲而社稷太牢。先祭告于郊、社,然后用工。

越七日甲子,周公乃朝用书,命庶殷侯、甸、男邦伯。

邦伯者,侯、甸、男服之邦伯也。庶邦冢君咸在,而独命邦伯者,公以“书”命邦伯,而邦伯以“公命”命诸侯也。

厥既命殷庶,庶殷丕作。大保乃以庶邦冢君出取币,乃复入,锡周公。曰:“拜手稽首,旅王若公。”

庶邦冢君,诸侯会于洛者。洛邑成而献币,所以为礼,且致庆也。陈成王欲宅洛之意,顺周公用书命庶殷邦伯之事。

“诰告庶殷,越自乃御事。呜呼!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

皇天上帝其命无妄矣,元子大国其受命正大矣,惟弗敬德,虽元子大国不能无所受。

惟王受命,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呜呼!曷其奈何弗敬?天既遐终大邦殷之命,兹殷多先哲王在天,越厥后王后民,兹服厥命。厥终,智藏瘝在。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以哀吁天,徂厥亡,出执。呜呼!天亦哀于四方民,其眷命用懋。王其疾敬德,相古先民有夏,天迪从子保,面稽天若,今时既坠厥命。今相有殷,天迪格保,面稽天若,今时既坠厥命。

夏言“迪从子保”,殷言“格保”,互相备也。迪者,谓天先而道之。从者,谓先天而天从之。

今冲子嗣,则无遗寿耇,曰其稽我古人之德,矧曰其有能稽谋自天?”

勿弃老成,又考古人之德,则善矣。况曰能考谋自天,则又善也。

“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哉!其丕能諴于小民,今休。王不敢后,用顾畏于民碞。

碞,僭也。顾畏于民碞者,言民有僭而不信者,不可不省顾而畏慎之也。

王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

帝,天德,而绍之者王。王,人道也。皇,天道也。惟道为能建中,惟建中为能配天道,中天而宅之。建中以配天道,非特绍上帝而已。来绍上帝者,王之事也。配皇天者,皇之事也。

旦曰:‘其作大邑,其自时配皇天,毖祀于上下,其自时中。王厥有成命,治民今休。’王先服殷御事,比介于我有周御事,节性,惟日其迈。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

当明政刑以节之。殷人习纣之恶,习与性成矣。苟无以节之,则纵恣而不知所止。敬德者所以作所。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

言夏、殷所受天命,历年长短,我皆不敢知也。我所敢知者,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也。

今王嗣受厥命,我亦惟兹二国命,嗣若功。王乃初服,呜呼!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贻哲命。今天其命哲,命吉凶,命历年。

哲者,性也。吉凶者,事也。历年者,数也。性在我,事在物,数在时,君子修其在我者,不责命于天也。

知今我初服,宅新邑,肆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

王其惟德之用以祈求永命,盖惟德能自贻哲命,获吉而有历年,永命谓有历年也。

其惟王勿以小民淫用非彝,亦敢殄戮用民,若有功,其惟王位在德元。

不敢慢小民而淫用非彝,亦当敢于殄戮有罪以民也。敢于殄戮,而刑足以服人心。若,顺也。

小民乃惟刑用于天下,越王显。上下勤恤,其曰我受天命,丕若有夏历年,式勿替有殷历年。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

拜手稽首,曰:“予小臣敢以王之雠民百君子,越友民,保受王威命明德。王末有成命,王亦显。我非敢勤,惟恭奉币,用供王能祈天永命。”

奉币以供王毖祀上下,而祈永命。

此诰有不可知者,当阙之,而择其有可知者。

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使来告卜,作《洛诰》。

周公拜手稽首曰:“朕复子明辟。

复,如“复逆”之“复”,成王命周公往营成周,周公得卜,复命于成王。谓成王为“子”者,亲之也。谓成王为“明辟”者,尊之也。先儒谓成王幼,周公代王为辟,至是乃反政于成王,故曰“复子明辟”。荀卿曰:“以枝代王,而非越也;君臣易位,而非不顺也。”以《书》考之,周公位冢宰、正百工而已,未尝代王为辟,则何君臣易位、复辟之有哉?如《礼·明堂位》曰:“昔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扆,南乡而立。”又曰:“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则是周公正天子之位以临万国。

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予乃胤保大相东土,其基作民明辟。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伻来以图及献卜。”

王拜手稽首曰:“公不敢不敬天之休,来相宅,其作周匹休。

姚成曰:“天休震动,使周有天下者,天之休也,故周公敬之而相宅,以配天休也。”

公既定宅,伻来,来视予卜休,恒吉。我二人共贞。公其以予万亿年敬天之休。”拜手稽首,诲言。

言宅洛之事定矣,公当以予永远敬天之休,以成此休常吉之卜也。贞者,正也,必有正焉然后定。

周公曰:“王,肇称殷礼,祀于新邑,咸秩无文。

殷,盛也;如“五年再殷祭”之“殷”,非“夏殷”之“殷”也。周公既制礼作乐,而成王于新邑举盛礼之祀。凡典籍所无,而于义当祀者,咸次秩而祀之也。

予齐百工,伻从王于周,予惟曰:‘庶有事。’今王即命曰:‘记功,宗以功,作元祀。’

记功,盖若“纪于太常,藏在盟府”之类。作元祀,盖若“兹予大享于先王,尔祖其从与享之”之类。

惟命曰:‘汝受命笃,弼丕,视功载,乃汝其悉自教工。’孺子其朋,孺子其朋,其往!无若火始焰焰,厥攸灼叙,弗其绝。厥若彝,及抚事如予,惟以在周工。往新邑,伻向即有僚,明作有功,惇大成裕,汝永有辞。”

公曰:“已!汝惟冲子,惟终。汝其敬识百辟享,亦识其有不享。享多仪,仪不及物,惟曰不享。惟不役志于享,凡民惟曰不享,惟事其爽侮。

事无爽侮,则君臣同得逸乐暇豫;若爽侮,则君臣同得忧勤,而有所不暇矣。王不能敬识享与不享,则事爽侮,而周公受其愁劳,乃惟成王赐我以不暇也。

乃惟孺子颁,朕不暇,听朕教汝于棐民彝。汝乃是不蘉,乃时惟不永哉!笃叙乃正父,罔不若予,不敢废乃命。汝往敬哉!兹予其明农哉!彼裕我民,无远用戾。”

彼远者,以我民为裕,则无远用戾也。

王若曰:“公!明保予冲子。公称丕显德,以予小子扬文武烈,奉答天命,和恒四方民,居师。惇宗将礼,称秩元祀,咸秩无文。惟公德明,光于上下,勤施于四方,旁作穆穆,迓衡,不迷文、武勤教,予冲子夙夜毖祀。”

穆穆,天子之容。旁作,谓辅成王而作之,以成其穆穆之德,以迎太平,是以于文、武之勤教垂之后代者,皆率循之而不迷也。

王曰:“公功棐迪,笃罔不若时。”

“罔不若、时”,罔不若、罔不时,循道而不违,此“棐迪”之“若”;越时而不失,此“棐迪”之“时”。

王曰:“公!予小子其退,即辟于周,命公后。四方迪乱未定,于宗礼亦未克敉公功。迪将其后,监我士师工,诞保文武受民,乱为四辅。”

事人之谓士,帅人之谓师,兴事造业之谓工。

王曰:“公定,予往已。公功肃将祗欢,公无困哉!我惟无斁其康事,公勿替刑,四方其世享。”

周公拜手稽首曰:“王命予来,承保乃文祖受命民,越乃光烈考武王,弘朕恭。孺子来相宅,其大惇典殷献民,乱为四方新辟,作周恭先。”

以恭倡后王也。

曰:“其自时中,万邦咸休,惟王有成绩。予旦以多子,越御事,笃前人成烈,答其师,作周孚先。考朕昭子刑,乃单文祖德,伻来毖殷,乃命宁。予以秬鬯二卣,曰明禋,拜手稽首,休享。予不敢宿,则禋于文王、武王。

成王使周公来毖商民,乃命宁周公。以秬鬯二卣,曰:明禋于文、武。使之明禋,则以太平告文、武也。故周公不敢宿成王明德之命,即禋文、武。

惠笃叙,无有遘自疾,万年厌于乃德,殷乃引考。王伻殷乃承叙万年,其永观朕子怀德。”

戊辰,王在新邑,烝祭岁,文王骍牛一,武王骍牛一。王命作册,逸祝册,惟告周公其后。王宾,杀禋,咸格,王入太室,祼。王命周公后,作册,逸诰。在十有二月,惟周公诞保文武受命,惟七年。

皆周公戒成王之言。宾,助祭者也。大室,清庙中央之室。清庙,神之所在,故王入大室祼,献鬯酒以告神也。祼者,灌也。王以圭瓒酌郁鬯之酒以献尸,尸受祭而灌于地。因奠不饮谓之祼。

成周既成,迁殷顽民,周公以王命诰,作《多士》。

成周即洛邑,初无王城、成周之辨。此顽民者,乃商王士,而谓之“顽”者,以其不则德义之经而无常心故也。篇名《多士》,而《序》以为顽民,何也?在官者谓之士,卿大夫士是也。在民者谓之士,士农工商是也。此书称“士”,皆在官之殷士也。且周公未始以殷民为顽,成王命君陈始有“无忿疾于顽”之语。夫殷民不附周,谓之顽可也;不忘殷,谓之顽可乎?故“顽”之一字,周公于《康诰》《酒诰》《多士》《多方》等书,未尝出诸其口也。

惟三月,周公初于新邑洛,用告商王士。

殷民迁于成周,从旧长所治,故先告之。殷士顺从,则殷民皆然矣。

王若曰:“尔殷遗多士,弗吊,旻天大降丧于殷。我有周佑命,将天明威,致王罚,敕殷命终于帝。

终,与“受终于文祖”之“终”同。

肆尔多士,非我小国敢弋殷命,惟天不畀允罔固乱,弼我,我其敢求位?

“肆尔多士”者,肆之而不诛也,与“眚灾肆赦”、“肆大眚”之“肆”同意,谓其致天罚也,惟诛独夫纣而已,胁从罔治也。盖周公将言“我小国敢弋殷命”,故呼尔多士而告之。

惟帝不畀,惟我下民秉为,惟天明畏。我闻曰:‘上帝引逸。’有夏不适逸,则惟帝降格。

“引逸”者,易简则逸,反是则劳。“适逸”者,帝之所延也。

向于时夏,弗克庸帝,大淫泆有辞。惟时天罔念闻,厥惟废元命,降致罚,乃命尔先祖成汤革夏,俊民甸四方。自成汤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恤祀。亦惟天丕建保有殷,殷王亦罔敢失帝,罔不配天其泽。在今后嗣王,诞罔显于天,矧曰其有听念于先王勤家?诞淫厥泆,罔顾于天显民祗,惟时上帝不保,降若兹大丧。惟天不畀不明厥德,凡四方小大邦丧,罔非有辞于罚。”

王若曰:“尔殷多士,今惟我周王丕灵承帝事,有命曰:‘割殷,告敕于帝。’惟我事不贰适,惟尔王家我适。予其曰:‘惟尔洪无度,我不尔动,自乃邑。’予亦念天,即于殷大戾,肆不正。”

我念天即于殷灾戾大矣。今不正治汝,不忍助天为虐也。

王曰:“猷告尔多士,予惟时其迁居西尔。非我一人奉德不康宁,时惟天命。无违,朕不敢有后,无我怨。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今尔又曰:‘夏迪简在王庭,有服在百僚。’

此怨周之不然也。

予一人惟听用德,肆予敢求尔于天邑商。

我惟听用有德,汝殷士不务德,故我不得如夏之简迪也。以听用德,故今敢求汝于天邑商,苟汝好德,亦将听用也。

予惟率肆矜尔,非予罪,时惟天命。”

章有德,讨有罪,皆天命。

王曰:“多士,昔朕来自奄,予大降尔四国民命。我乃明致天罚,移尔遐逖,比事臣我宗,多逊。”

移尔遐逖,徙其民于远方也。我宗,谓康叔也。

王曰:“告尔殷多士,今予惟不尔杀,予惟时命有申。今朕作大邑于兹洛,予惟四方罔攸宾,亦惟尔多士攸服奔走臣我,多逊。尔乃尚有尔土,尔用尚宁干止。尔克敬,天惟畀矜尔;尔不克敬,尔不啻不有尔土,予亦致天之罚于尔躬。今尔惟时宅尔邑,继尔居,尔厥有干有年于兹洛。尔小子乃兴,从尔迁。”

王曰:“又曰时予,乃或言尔攸居。”

周公作《无逸》。

君子以勤得逸,继之以休;小人以逸得勤,继之以忧。

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既诞,否则侮厥父母曰:‘昔之人无闻知。’”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

貌严、行祗、心敬也,其畏天也,岂徒然哉!自度者,自治以法度也,犹所谓身为法度也。能自治以法度,则不耽于逸豫矣。

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亮阴,三年不言。其惟不言,言乃雍,不敢荒宁。嘉靖殷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肆高宗之享国五十年有九年。其在祖甲,不义惟王,旧为小人。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不敢侮鳏寡。肆祖甲之享国三十有三年。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

周公曰:“呜呼!厥亦惟我周太王、王季,克自抑畏。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文王不敢盘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

周公曰:“呜呼!继自今嗣王,则其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万民惟正之供。无皇曰:‘今日耽乐。’乃非民攸训,非天攸若,时人丕则有愆。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古之人犹胥训告,胥保惠,胥教诲,民无或胥诪张为幻。’此厥不听,人乃训之,乃变乱先王之正刑,至于小大。民否则厥心违怨,否则厥口诅祝。”

周公曰:“呜呼!自殷王中宗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兹四人迪哲。

四人皆天子,非若诸侯以战战兢兢为孝者。

厥或告之曰:‘小人怨汝詈汝。’则皇自敬德。厥愆,曰:‘朕之愆。’允若时,不啻不敢含怒。此厥不听,人乃或诪张为幻,曰:‘小人怨汝詈汝。’则信之。则若时,不永念厥辟,不宽绰厥心,乱罚无罪,杀无辜,怨有同,是丛于厥身。”

周公曰:“呜呼!嗣王其监于兹。”

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召公不说,周公作《君奭》。

召公不悦,何也?曰:成王可与为善,可与为恶者也。周公既复辟,成王既即位,盖公惧王之不能终,而废先王之业也,是以不悦焉。夫周之先王,非圣人则仁人也;积德累行,数世而后受命;以周公继之,累年而后太平。民之习治也久矣,成王以中才承其后,则其不得罪于天下之民,而无负于先王之烈也,不亦难乎!如此则责任之臣,不得不以为忧也。贾谊曰: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道之教训:三公之职也。于是皆选天下之端士,孝弟博闻有道术者,以卫翼之,使与太子居处出入。故太子初生,固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无正也。

周公若曰:“君奭!弗吊,天降丧于殷,殷既坠厥命,我有周既受。我不敢知曰,厥基永孚于休,若天棐忱。我亦不敢知曰,其终出于不祥。呜呼!君已!曰,时我,我亦不敢宁于上帝命。弗永远念天威,越我民罔尤违。

此言君奭既曰是在我,我亦不敢暇逸于天命,而不永远念天威之于我民,无尤违。言天威于民,皆当其罪无僭差,己不可以不念也。

惟人在我后嗣子孙,大弗克恭上下,遏佚前人光,在家不知。天命不易,天难谌,乃其坠命,弗克经历。嗣前人,恭明德。

前既言在天者,今此言在人者,故曰“惟人”也。前既言在我者,不敢不勉。此乃言在人者,非我所及知也。惟在人者若我后嗣,上则大不克敬恭天与祖考,下则大不克敬恭诸侯臣民,遏佚前人光在室家之中,沉溺于近习,而不知天下之艰难,则天命靡常,难可谌信,乃其坠命,不能经历久远,嗣前人敬明之德。

在今予小子旦,非克有正,迪惟前人光,施于我冲子。”又曰:“天不可信,我道惟宁王德延,天不庸释于文王受命。”

公曰:“君奭!我闻在昔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在太甲,时则有若保衡。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巫咸王家。

伊尹、保衡,其实一也。在成汤时则格于皇天,在太甲时则格于上帝,其故何哉?可与尽道则尽道,可与尽德则尽德。成汤,可与尽道者也;太甲,可与尽德者也。

在祖乙,时则有若巫贤。在武丁,时则有若甘盘。

不言傅说而言甘盘者,盖始迪高宗成其德者,甘盘也。以《书》考之,高宗命说,固已大过人矣,此甘盘之力也。巫贤、甘盘循为此,伊陟、臣扈、巫咸已有所列陈,以保治有殷。

率惟兹有陈,保有殷,故殷礼陟配天,多历年所。天维纯佑命,则商实百姓。王人罔不秉德,明恤小臣,屏侯甸,矧咸奔走,惟兹惟德称,用厥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若卜筮,罔不是孚。”公曰:“君奭!天寿平格,保有殷,有殷嗣,天灭威。今汝永念,则有固命,厥乱明我新造邦。”

公曰:“君奭!在昔上帝,割申劝宁王之德,其集大命于厥躬。

割,谓降割于殷也。

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亦惟有若虢叔,有若闳夭,有若散宜生,有若泰颠,有若南宫括。”又曰:“无能往来,兹迪彝教文王蔑德,降于国人。

周公又谓若无此五人往来于此以迪常教,则文王蔑有德降于国人也。

亦惟纯佑,秉德迪知天威,乃惟时昭文王。迪见冒闻于上帝,惟时受有殷命哉!武王惟兹四人,尚迪有禄。后暨武王,诞将天威,咸刘厥敌。惟兹四人,昭武王,惟冒丕单称德。今在予小子旦,若游大川,予往暨汝奭其济小子,同未在位,诞无我责。收罔勖不及,耇造德不降,我则鸣鸟不闻,矧曰其有能格?”

以其鸣中律吕,故曰鸣鸟。

公曰:“呜呼!君,肆其监于兹。我受命于疆惟休,亦大惟艰。告君乃猷裕,我不以后人迷。”

公曰:“前人敷乃心,乃悉命汝,作汝民极。曰,汝明勖偶王,在亶乘兹大命。

乘者,以乘车而喻为彼所载而行是也。《诗》曰“其车既载,不输尔载”,盖亦以乘车喻治天下。乘天之大命者,得其道则永保天命,不得其道则天命中绝,正犹乘车,有“输尔载”“不输尔载”之殊,故惟在于诚而已。

惟文王德,丕承无疆之恤!”公曰:“君!告汝朕允。保奭,其汝克敬以予监于殷丧大否。

此《诰》或曰“君奭”,或曰“保奭”,或曰“君”者,主王而言则曰“君奭”,主公事而言则曰“君”而已,主保事而言则曰“保奭”也。大否,大辞也。

肆念我天威,予不允惟若兹诰,予惟曰:‘襄我二人。’汝有合哉!言曰:‘在时二人,天休兹至,惟时二人弗戡。’其汝克敬德,明我俊民在让,后人于丕时。

大臣之善,在乎能让;让则推贤扬善,而无妨功害能。此所以能明俊民。

呜呼!笃棐时二人,我式克至于今日休?我咸成文王功于不怠,丕冒海隅出日,罔不率俾。”

公曰:“君!予不惠若兹多诰,予惟用闵于天越民。”公曰:“呜呼!君!惟乃知民德,亦罔不能厥初,惟其终。祗若兹,往敬用治。”

蔡叔既没,王命蔡仲,践诸侯位,作《蔡仲之命》。

惟周公位冢宰,正百工,群叔流言。乃致辟管叔于商;囚蔡叔于郭邻,以车七乘;降霍叔于庶人,三年不齿。蔡仲克庸祇德,周公以为卿士。叔卒,乃命诸王邦之蔡。

王若曰:“小子胡,惟尔率德改行,克慎厥猷,肆予命尔侯于东土。往即乃封,敬哉!尔尚盖前人之愆,惟忠惟孝;尔乃迈迹自身,克勤无怠,以垂宪乃后;

蔡叔违王命,无所因,故曰“自身”。

率乃祖文王之彝训,无若尔考之违王命。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尔其戒哉!慎厥初,惟厥终,终以不困;不惟厥终,终以困穷。懋乃攸绩,睦乃四邻,以蕃王室,以和兄弟,康济小民。率自中,无作聪明乱旧章。详乃视听,罔以侧言改厥度,则予一人汝嘉。”王曰:“呜呼!小子胡,汝往哉!无荒弃朕命!”

成王东伐淮夷,遂践奄,作《成王政》。

成王既践奄,将迁其君于蒲姑,周公告召公,作《将蒲姑》。

成王归自奄,在宗周,诰庶邦,作《多方》。

惟五月丁亥,王来自奄,至于宗周。

周公曰:“王若曰,猷告尔四国多方。惟尔殷侯尹民,我惟大降尔命,尔罔不知。洪惟图天之命,弗永寅念于祀,惟帝降格于夏。

此句与“惟帝降格,向于时夏”同意。

有夏诞厥逸,不肯慼言于民,乃大淫昏,不克终日劝于帝之迪,乃尔攸闻。厥图帝之命,不克开于民之丽,乃大降罚,崇乱有夏,因甲于内乱,不克灵承于旅,罔丕惟进之恭,洪舒于民。亦惟有夏之民叨懫,日钦劓割夏邑。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刑殄有夏。惟天不畀纯。乃惟以尔多方之义民,不克永于多享。惟夏之恭多士,大不克明保享于民,乃胥惟虐于民,至于百为,大不克开。

乃惟成汤克以尔多方简,代夏作民主。慎厥丽,乃劝;厥民刑,用劝。以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慎罚,亦克用劝;要囚殄戮多罪,亦克用劝;开释无辜,亦克用劝。今至于尔辟,弗克以尔多方享天之命。”

此言殷之兴甚详,言其亡甚略;盖对殷遗民,不忍痛言其失也。

“呜呼!王若曰,诰告尔多方,非天庸释有夏,非天庸释有殷,乃惟尔辟,以尔多方,大淫图天之命,屑有辞。乃惟有夏图厥政,不集于享,天降时丧,有邦间之。乃惟尔商后王,逸厥逸,图厥政,不蠲烝,天惟降时丧。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

“操则存,舍则亡”,其“心”之谓欤!“思曰睿,睿作圣”,操其心以思,所谓“念”也。罔念,虽圣可以作狂,故克念则狂亦可以作圣。

天惟五年须暇之子孙,诞作民主,罔可念听。天惟求尔多方,大动以威,开厥顾天。惟尔多方,罔堪顾之。惟我周王,灵承于旅。克堪用德,惟典神天。天惟式教我用休,简畀殷命,尹尔多方。今我曷敢多诰,我惟大降尔四国民命。尔曷不忱裕之于尔多方?尔曷不夹介我周王享天之命?今尔尚宅尔宅,畋尔田,尔曷不惠王熙天之命?尔乃迪屡不静,尔心未爱。

我以道迪汝屡矣,而犹不静。

尔乃不大宅天命,尔乃屑播天命,尔乃自作不典图忱于正。我惟时其教告之,我惟时其战要囚之,至于再,至于三。乃有不用我降尔命,我乃其大罚殛之。非我有周秉德不康宁,乃惟尔自速辜。”

王曰:“呜呼!猷告尔有方多士暨殷多士,今尔奔走臣我监五祀,越惟有胥伯小大多正,尔罔不克臬。自作不和,尔惟和哉!尔室不睦,尔惟和哉!尔邑克明,尔惟克勤乃事。尔尚不忌于凶德,亦则以穆穆在乃位,克阅于乃邑谋介,尔乃自时洛邑,尚永力畋尔田。

凶德不足忌。谋介,“忧悔吝者存乎介”。

天惟畀矜尔,我有周惟其大介赉尔。迪简在王庭。尚尔事,有服在大僚。”

王曰:“呜呼!多士,尔不克劝忱我命,尔亦则惟不克享,凡民惟曰不享。尔乃惟逸惟颇,大远王命,则惟尔多方探天之威,我则致天之罚,离逖尔土。”

士,治民也。多士不克享,则凡民视效,亦“惟曰不享”矣。上告以承之、庸之,此告以威之也。

王曰:“我不惟多诰,我惟祗告尔命。”又曰:“时惟尔初,不克敬于和,则无我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