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七者侯伯之服也,六者子男之服也。子男之服,以“五”为节,而曰“六”者,天子之卿六命,与子男同服故也。天下无道,小大强弱相攘夺久矣,非复知有王命也。武公知请命乎天子之使,则所谓彼善于此。此诗所以美之也。此之谓与人为善,不与人为善而尽义以绝之,则人之为善者将寡矣。
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兮,噬肯适我。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杜之实,不足食也,而又特生,则其能庇人也寡矣。然尚以生于道左、生于道周,其去人所往来之道不远也,君子逮肯适然而来游。爱之也仁,而其敬之也有礼;仁而有礼,此君子所以适我而来游,以获其助也。然则武公之见刺,必以不仁也,必以无礼也。道左者盖以况仁,道周者盖以况礼。
有杕之杜,生于道周。彼君子兮,噬肯来游。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以息对旦,则知旦者作也;以旦对息,则知息者夜也。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人之为言,苟亦无与。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葑采葑,首阳之东。人之为言,苟亦无从。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人为之谓伪。言我采此苓于首阳之巅,然今之采者,未必皆于首阳,而人必信之,以其事相似;虽相似而实非。以兴天下之事亦有相似而实非者,君何得闻人之谗而辄信之乎?“人之为言”至“胡得焉”,连上“采苓”云云为说。人之造言,不可以苟听,亦不可以苟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