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背后到底是谁?

正说着,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阿青脸色一变,示意众人隐蔽。很快,一队晋军骑兵出现在视野中,他们衣着鲜亮,武器精良,与衣衫褴褛的东吴残部形成鲜明对比。

“看来晋军已经开始清剿山林了。”阿青低声说道,眼神中闪过一丝寒光,“我们得尽快转移,不能在这里久留。”

就在众人准备离开时,一声孩童的啼哭打破了寂静。原来是队伍里的一个婴儿,因饥饿而哭闹不止。晋军骑兵立刻警觉起来,朝着声音的方向搜索而来。

阿青咬了咬牙,对身旁的老兵老周说:“你带着大家先走,我去引开他们。”

老周连忙摇头:“使不得!你是我们的主心骨,不能有闪失!让我去!”

两人正争执间,晋军已经逼近。阿青不再犹豫,猛地抽出陆抗的佩剑,大喝一声:“跟我来!”带着几名勇士朝着相反的方向冲去,马蹄声和喊杀声瞬间响彻山谷。

阿青等人且战且退,将晋军引到了一处陡峭的山崖边。此时,他们已经伤痕累累,体力不支。晋军将领看着眼前这几个衣衫褴褛的反抗者,冷笑道:“东吴余孽,今日就是你们的死期!”

阿青擦了擦嘴角的血迹,将佩剑横在胸前,目光如炬:“想杀我们,没那么容易!”话音未落,她率先冲向敌军,一场惨烈的厮杀在山崖边展开。

剑光闪烁间,阿青凭借着灵活的身手和顽强的意志,接连斩杀数名晋军。但敌军人数众多,她渐渐感到力不从心。就在这时,一名晋军骑兵瞅准机会,一枪刺向她的后背。

千钧一发之际,老周突然冲了出来,用身体挡住了这致命的一击。“阿青,快走!”老周的声音虚弱却坚定。阿青看着倒在血泊中的老周,心中悲愤交加,泪水模糊了双眼。

她强忍着悲痛,挥舞着佩剑继续战斗。此时,天色渐暗,山林中弥漫起一层薄雾。阿青瞅准时机,带着剩下的几名勇士退入浓雾之中,消失不见。

当阿青等人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山谷时,发现队伍已经安全转移。众人看到他们归来,纷纷围了上来,看到老周不在,都沉默不语。

阿青将老周的遗物交给了他的妻子,沉重地说:“老周是为了保护大家牺牲的,他的英魂会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经过这次危机,阿青意识到,这样漫无目的的逃亡不是办法,他们必须找到一个稳固的据点,才能更好地对抗晋军。于是,她决定带领队伍前往濡须坞。濡须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曾是东吴重要的军事要塞,虽然如今已被晋军占领,但周边仍有不少隐秘的地方可以藏身。

一路上,队伍不断有新成员加入。有不堪晋军压迫的百姓,也有流散的东吴士兵。他们听闻阿青高举陆抗的旗帜,都纷纷前来投奔。队伍的规模逐渐壮大,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了数百人。

然而,随着队伍的壮大,粮草和武器的短缺问题日益严重。阿青不得不派人到周边的城镇去筹集物资,但晋军在各地都设有关卡,盘查十分严格。每一次行动,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这一天,阿青得到消息,一支晋军的粮草运输队将经过一条偏僻的山路。她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决定带领一队人马去劫粮。

行动当天,阿青将队伍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埋伏在山路两侧的树林中,另一部分则由她亲自带领,伪装成流民,在路边等待运输队的到来。

不久,晋军的粮草运输队果然出现了。为首的将领骑着高头大马,趾高气扬。阿青见时机成熟,一声令下,埋伏在树林中的士兵立刻冲了出来,一时间喊杀声四起。

晋军将领没想到会在此处遭遇伏击,顿时乱了阵脚。但他们很快反应过来,凭借着精良的武器和训练有素的战斗素养,开始组织反击。战斗异常激烈,双方伤亡惨重。

阿青挥舞着陆抗的佩剑,在敌军中左冲右突。她的剑法凌厉,招招致命,令晋军士兵闻风丧胆。然而,晋军的增援部队很快赶到,形势急转直下。

阿青意识到再继续战斗下去,队伍将全军覆没。她果断下令撤退,众人且战且退,好不容易才摆脱了晋军的追击。虽然这次劫粮行动没有成功,但也让晋军知道,东吴的反抗力量依然存在,并且不容小觑。

经过这次战斗,阿青明白,仅凭他们现在的力量,很难与晋军正面抗衡。她开始思考新的策略,决定派人潜入建业城,联络城中的旧部和百姓,里应外合,给晋军制造麻烦。

潜入建业城的任务交给了机灵的阿虎和几名经验丰富的老兵。临行前,阿青紧紧握住阿虎的手,语重心长地说:“此去危险重重,一定要小心。记住,我们的目的不是硬碰硬,而是扰乱晋军的部署,为我们争取时间。”

阿虎坚定地点了点头:“阿青姐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务!”

阿虎等人乔装打扮成商人,混进了建业城。此时的建业城,虽然表面上已经恢复了平静,但实际上暗流涌动。晋军的统治十分严苛,百姓们敢怒不敢言。

阿虎很快找到了城中的旧部联络点,与他们取得了联系。经过商议,他们决定先从破坏晋军的粮仓和军械库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