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将那面具套在了脸上,身上的气息立刻就变得飘忽起来,与刚死不久之人没有多少区别。
她飘飘忽忽地往那座高楼而去,等到近了,才看见楼上用漆黑的笔墨写着三个大字。
望乡台。
万穗曾看过很多关于阴曹地府的民间传说。
故老相传,宋朝时期的大清官包拯最初出任第一殿阎罗王,地狱第一殿距离阳间很近,又因进入第一殿时各路鬼魂尚没有饮孟婆汤,鬼魂们对阳间的生活和亲人们还存有眷恋之心,因而常常有鬼魂登上阴间的名山,想要再回望一下阳间的情景,但他们却无法望见,只能见到一片黑茫茫的山野。
在这种思亲欲见却不得相见的煎熬中,不少的鬼魂都在深夜暗自啼哭,声音悲惨,催人泪下。
包拯心地善良,大慈大悲,听闻此事,动了恻隐之心,命鬼差建筑了望乡台,施展法术,让阴曹亡魂得以在这座高台之上遥望自己生时的家乡与亲人。
因此,望乡台又称“思乡岭”,成为了这些即将奔赴一场新的历程的阴间鬼魂们与自己阳间的亲人最后告别之处。
因此这里啼哭声不绝于耳,那是死去之人对阳间的不舍和眷念,也是他们对亲人的最后一点念想。
这个传说寄托了人间的亲人们对死去之人的思念,他们守灵三日,在灵堂之前日夜号哭,就是为了让死去的至亲能够回过头来看他们一眼。
她来到望乡台下,发现望乡台四周也生长着那种红色的花朵,还不少,生长得特别茂盛,其中的花蕊正在蠕动,像是在拼命吸收营养。
万穗总觉着这些花有古怪,但仔细看了半晌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那个女人,你到底要不要上去?”有人呵斥,她抬头一看,是个守高台的青面怪物,正凶神恶煞地盯着她,“赶紧,上了望乡台,见了人间的亲人,就要前往奈何桥,过血河了。”
它的态度十分恶劣,语气也让人很不爽,大黄露出了凶相,万穗拍了拍它的头:“你在这里等我。”
大黄听话地趴在地上,还朝她摇了摇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