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6..莱特岛之战2

守卫莱特岛的是日军主力是南方军所属第三十五军之第十六师团,师团长牧野四郎中将。美军的这次进攻,迫使他把自己的司令部撤往内陆后撤了十多公里,显然美军在第一天的行动非常成功。

后面数他的战斗,日军虽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和反扑,但在喷火坦克和火炮等的帮助下,迫使日军不得不退向岛中部的中央山脉,而杜拉格的机场也被美军攻占。

随后,缅军第三十二野战师被安排在机场进行守卫,第三山地步兵师也进入岛上,继续作为预备队等候命令。

莱特岛的战斗在十月份的时候,一直进行的很顺利,但随着日军增援部队的陆续到来,加上日军在岛中部山脉里修筑的大量工事,进入十一月之后,战斗就进行的越来越艰难。

美军二十四师的第十九、第二十一两个团的兵力,在进攻中央山脉时,遭遇重大挫折。新到增援的日本第一师团士兵,凭借之前就修建好的一系列由碉堡、壕沟及散兵坑组成的坚固防线,将进攻的美军打得头破血流,丢失三百多人后仍然无法寸进一步。

如此大的损失,让二十四师师长弗里德里克·艾云少将非常不满和不解,不过当他亲自察看地形,观看部下的进攻结果后,只能叹息:“这是个断头岭!”。

虽然知道是断头岭,但战斗还得进行,艾云少将将后面的第三十四团也拉了上来,三个头一起进攻中央山脉的“断头岭”。此时海上开始下雨,整个中央山脉也被雨雾所笼罩,但美军的进攻却不能因为下雨而停止。

此时,日本海军航空兵加大了对莱特岛周围海上美国海军的空袭,日本海军的神风特攻队第一次出现在美国人面前,就连岛上进攻的美陆军部队,也受到了日军航空兵的攻击,麦克阿瑟不得不从岛上将他的指挥部又搬回“纳什维尔”号重巡洋舰上。

雨天的进攻对美军士气影响很大,第二十四步兵师在进攻了一个星期以后还是没有能够拿下断头岭,唯一的战果是他们拿下了断头岭左侧的小山峰启子岭,为此二十四师付出了近一千人的代价,而另一个步兵第三十二师同样损失不小。

二号公路卡利加拉地区的二十四师临时指挥部里,两个步兵师的师长坐在弹药箱做成的凳子上,脸色都不怎么好看。二十四师师长艾云少将心情沉重,部下三个团的伤亡都不轻,可断头岭还没有拿下来,手里的香烟都抽了好几根了。

“(麦克阿瑟)将军说了,如果我们在三天之内拿不下断头岭,那他就要将预备队的缅军部队调上来了!如果是这样,你我的颜面就将丢尽,海军陆战队那帮狗娘养的还不知道会怎么嘲笑我们!”

说话的是步兵第三十二师师长奥尔莫少将,他是奉命来增援第二十四师的,可惜战斗了三天才只清除了公路两侧的日军,控制了那里的制高点,但距离断头岭还有一段不远的路程。

“不过,我的三十二师确实是尽力了,日本人居高临下,又有坚固的工事,士兵们佯攻体力消耗很快,确实非常困难。”奥尔莫少将很快又补充了一句,似乎在为自己部队的失利找一个理由。

同一时间,躲在苏里高海峡东岸海湾的“纳什维尔”号巡洋舰上,麦克阿瑟也正在和几位高级军官们谈话。战事突然变得不利于自己,日军增援部队也一天天的从岛西部港口登陆,若时间再拖下去,登陆的日军部队越来越多,对美军非常不利,对他后续的行动也有很大影响。

“昨天黄昏到今天凌晨,日本人又有一支混成旅团从奥尔莫克上岸了,番号是第72混成旅团。加上前几天登陆上岸的第二十六师团,岛上日军已经加强了两万余兵力。”

情报处长威洛比中校以立正的姿态,站在麦克阿瑟和参谋长萨瑟兰少将面前,有些面无表情的汇报着他所掌握的有关莱特岛日军情报。

“我们的人在哪里?”麦克阿瑟对身边的参谋长问道,虽然他没有说在问哪一支部队,但萨瑟兰少将心里很清楚将军是在问进攻奥尔莫克港口的部队,所以马上回答道:“博尔德·阿诺德少将的第七步兵师已经到达距离港口南面十六公里的地方,不过却遇到了日军第十六和第二十六师团组成的联合部队,他们被挡住了。”

“未来天气情况会怎么样?”麦克阿瑟继续问道。

“根据气象报告,未来几天附近海面将有大风,估计降雨情况会减缓或消失,不过就算天气转好,但大风同样影响航母上飞机的起降,对战事的帮助有限。”

“让第三十二步兵师从支援二十四师的战斗中撤出来,立即北上支援第七步兵师,务必在三天之内拿下奥尔莫克港口,切断日本人的援军之路。海军就算飞机不能起降,但巡洋舰、驱逐舰可以抵近港口,用舰炮轰击码头设备!”

“将军,三十二师撤下来,那进攻断头岭的行动……”

“将预备队里面的缅军调一个师上去,他们不是来了两个师吗,除去守卫机场的一个师,调还空着的那个师上去。史迪威不是说这些缅军战斗力不弱于日军士兵吗,那就让他们相互比拼一些,看看这些亚洲猴子有什么区别!另外给第一骑兵师的弗农·马奇少将去电,让他的第十二骑兵旅出动,向奥尔莫克港口攻击前进!”

在麦克阿瑟心里,友军可以是炮灰,也可以是生力军,关键看在战场上的真实表现。如果缅甸军队真的如同史迪威所描述的那样,他不介意给缅军同美军一样的待遇,甚至在心态上。

他这种想法的来源主要是因为英印军队。印度军队在各个战场上的表现,可以说是整个同盟国部队里面最差的。不管是在非洲战场、欧洲战场或者南洋战场上,英国人训练出来的印度军队,整体方面给人的感觉就很糟糕。

好不容易在英帕尔战场上击败了日军,却又很快在自己挑起的印缅冲突中一败涂地,连夺回不久的英帕尔都丢了,让麦克阿瑟对他们才有的一点点好印象,随即就烟消云散。